故事49:探索2 (第1/2页)
冰川裂缝的对面,当骧和升鳌在一处岩石掩体后稍作休息。经历了剑齿虎的追击和惊险的冰桥逃脱后,两人都需要时间来恢复体力和整理思路。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重新确定返回高空基地的路线。
“我们现在的位置比计划中偏离了很多,”升鳌查看着便携式导航设备,脸上露出担忧的表情。“由于躲避剑齿虎的追击,我们绕了很大一个弯,现在已经偏离原定路线至少十公里。”
当骧取出环境分析仪,开始扫描周围的地形。在这片陌生的区域中,他们需要找到一条既安全又可行的返回路径。导航设备显示的直线距离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地形复杂程度。
“直接返回原路是不可能的,”当骧分析着扫描结果。“那座冰桥已经断裂,而且剑齿虎群可能仍在那个区域活动。我们需要找到一条替代路线。”
“你看这里,”升鳌指着分析仪显示的地形图,“向西有一条山谷,看起来可以绕过危险区域。虽然路程会增加一些,但应该相对安全。”
当骧仔细研究着那条山谷的地形特征。从数据上看,山谷的地势相对平缓,没有太多的冰川裂缝。
“这条路线确实可行,”当骧同意了升鳌的建议。“而且从热量分布来看,山谷中可能有地热活动,温度会比较适宜。”
两人开始向西边的山谷前进。这条新路线虽然增加了行程,但地形条件确实要好得多。山谷的入口相对开阔,没有险峻的攀爬路段,适合他们当前的体力状况。
进入山谷后,两人立即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虽然外界依然严寒,但山谷内的温度明显比周围地区要高一些。更奇特的是,这里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几乎察觉不到的甜味。
“空气的成分有些异常,”升鳌用便携式大气分析器检测着周围的空气。“除了正常的氮气和氧气,还有一些我从未见过的微量元素。”
当骧也注意到了这种异常。作为一名技术专家,他对任何不寻常的现象都保持着高度的敏感。这种空气成分的变化可能预示着某种未知的自然现象。
“这些微量元素的密度很低,但分布很均匀,”当骧查看着分析数据。“看起来不像是地质活动产生的,更像是某种生物活动的结果。”
山谷的地貌也很特殊。虽然基本上被积雪覆盖,但某些地方的雪层异常地薄,甚至能看到下面暴露的土壤。这些暴露的区域呈现出不规则的图案,仿佛有某种力量在影响着雪的堆积。
“你看那边,”升鳌指着山谷深处的一个区域。“那里的雪似乎在动。”
当骧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确实,在距离他们大约五百米的地方,雪面上出现了轻微的波动,就像微风拂过水面一样。但奇怪的是,周围并没有足够强的风力能够造成这种效果。
“那不是风造成的,”当骧判断道。“可能是某种地下活动,或者是我们还不了解的自然现象。”
两人小心地向那个异常区域靠近。随着距离的缩短,他们开始观察到更多奇特的现象。一些雪花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明显不符合重力法则,它们时而上升,时而下降,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力量的影响。
“这太奇怪了,”升鳌用分析设备扫描着那些异常的雪花。“它们的运动完全违背了物理规律。”
就在这时,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现象出现了。在山谷的上空,一团淡蓝色的雾气开始缓缓上升。这团雾气没有随风飘散,而是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形状,慢慢向更高的空中飘去。
“那是什么?”当骧惊讶地看着那团上升的雾气。
升鳌立即启动了所有的检测设备,对那团雾气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扫描结果显示,那团雾气的成分极其特殊,既不是普通的水蒸气,也不是任何已知的气体。
“这是一种全新的物质。”升鳌兴奋地说道。“它的分子结构我从未见过,而且具有明显的反重力特性。”
当骧也被这个发现震撼了。一种具有反重力特性的天然物质,这在他们已知的科学理论中是不存在的。如果能够研究清楚这种物质的特性,可能会带来革命性的技术突破。
“我们需要收集一些样本,”当骧决定道。“这种发现的价值可能超过我们之前所有的研究成果。”
两人开始尝试收集那种神奇物质的样本。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项任务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那种物质似乎对容器有着特殊的要求,普通的收集装置无法保存它的特性。
“也许我们可以用能量场来约束它,”当骧提出了一个想法。“聚能场技术可能对这种物质有效。”
他们开始调整个人聚能装置,尝试产生一个小型的能量约束场。经过几次试验,他们终于成功地在聚能场中困住了一小团那种神奇物质。
“成功了。”升鳌兴奋地观察着被能量场包围的蓝色物质。“它确实被困在能量场中了!”
这团被困住的物质在能量场中缓缓旋转,散发着淡淡的蓝光。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似乎具有某种生命特征,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
“你看,当我们靠近时,它的亮度会增加,”当骧观察着物质的变化。“这说明它可能对生物的生命能量有感应。”
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这种物质不仅具有反重力特性,还表现出了其他几种奇特的性质。它能够吸收和储存能量,在特定条件下还会释放出微弱的能量波动。
“我们暂且称它为飘元素吧,”升鳌提议道。“因为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能够漂浮。”
当骧赞同这个命名。飘元素,这个名字很好地概括了这种物质的主要特征。但他们都明白,这只是研究的开始,还有太多关于这种物质的秘密等待揭开。
“我们需要在这个区域进行更详细的探索,”当骧说道。“既然这里有飘元素,可能还有其他相关的现象。”
两人开始在山谷中进行系统的搜索。很快,他们就发现这里的飘元素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在山谷的某些特定区域,飘元素的密度明显更高,形成了一些看起来像云团一样的聚集体。
“这些聚集体的形成可能与地下的某种活动有关,”升鳌分析着分布模式。“也许有某种地下的能量源在产生或者聚集这些飘元素。”
当骧用环境分析仪深度扫描了地下结构。果然,在飘元素密度最高的区域下方,检测到了强烈的能量信号。这些信号的特征与已知的聚能场技术完全不同,可能来自某种天然的能量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