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5章 大宏愿

第25章 大宏愿

  第25章 大宏愿 (第1/2页)
  
  血腥之气弥漫。
  
  肃杀之意充斥。
  
  大明官服一直以来都有规制。
  
  可反贪司的官员却不在此列。
  
  他们有独属于反贪司的官服,宽袖大袍、以黑色底衬为主,上绣着二十一道赤血鲜红的条纹,黑色乃是象征肃杀威严,二十一道赤色条纹则代表着大明两京一十九省。
  
  威严肃穆。
  
  当人头落地、鲜血四溅之时,每一道赤色条纹都恍若闪着血色的光。
  
  天下肃然。
  
  反贪司的官员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和传统的士大夫群体,有了区别和隔阂。
  
  他们依旧是读书人,和锦衣卫、东厂不是一路人,但也不被士大夫群体所接纳,他们皆是读书人出身,却坐着往日最浊流的事,见识到士大夫群体最肮脏、最黑暗、最腐朽堕落的一切。
  
  他们是这个体制之中的异类,与所有人互斥,陷入了巨大的孤岛,乃至于丢失了身份的认同。
  
  他们到底是谁呢?
  
  在迷茫之中,李显穆在京中写下了一片雄文——《明心论》!
  
  以“正气”、“光明”为引,阐述心学之理,振作这些陷入迷茫的士子,继而惊醒更多人,反贪司从来不是异类,而是真正践行心学理念的一批先行者。
  
  “杀戮只是表象,惩恶扬善才是其内里。”
  
  用明教的话来说,“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为善除恶,惟光明故!”
  
  李显穆又亲临反贪总司,在总司之中,写下“脚踏永夜,守望光明”八字,又送给总司以及各省、府、县反贪司一块匾,上书“正大光明”四字,以这四字送给每一个反贪司的大小官吏。
  
  效果极好。
  
  迷途的羔羊需要神的拯救,而陷入道德、现实困境的士子,需要一种能够解开这一切的理论。
  
  李显穆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他们精神世界的救世主。
  
  心学则收获了一批最坚实的信徒。
  
  当血腥味散尽,身着黑红官服的反贪司官员,重新振作,他们已然踏上了这条道路,便势必要斗争到底。
  
  这个新建立的部门,由李显穆一手挑选人打造,亲自设立制度,又一步步引导出来的监察组织,终于走上了他想要的正轨。
  
  在甘肃案结束后,不及其他人反应,不及众人视线再次转回废后之事上。
  
  内阁再次发文,右都御史积极响应,京城反贪司精英齐聚河南、山东,联合两省反贪司官吏,要再查大案!
  
  这是一桩搁置了八年的大案。
  
  李显穆之前得到李祺的示警,提前知晓永乐十八年黄河可能会决堤。
  
  当时因为在准备北征之事宜,再加上当时李显穆还不像现在这样大权在握,最终只提前准备了应对黄河决堤之事,其中内情却没有调查。
  
  因为提前有所准备,所以灾难的影响不大,于是皇帝也没有太过于在意,此事竟然不了了之。
  
  但李显穆心中一直记着此事,毕竟他是最清楚的,若不是他提前有准备,那次黄河决堤,必然造成流民遍地。
  
  于是一直都在暗中调查。
  
  如今他再次清查当初黄河决堤之案,便是要趁热打铁,在甘肃案后,向世人彰显另外一个事实。
  
  反贪司说查谁,就查谁!
  
  而反贪司握在他李显穆手中,屁股底下不干净的,怎敢和我作对?
  
  威胁、恐吓。
  
  手持利刃,而傲然于群臣之上。
  
  对外所传,是有人举报,言称当初黄河决堤乃是人祸,而非纯粹的天灾,整修黄河大堤的资金被贪污挪用,才导致黄河大堤的质量不过关。
  
  亲自办了甘肃假冒赈灾案的于谦,再次被派到了河南,主持这一次的两省黄河大案。
  
  开封府。
  
  一群反贪司官员肃然立在河南反贪司衙门院中,所有人皆是黑红官袍,威严肃穆,拢在袖筒之中的手,紧紧握着一支令箭样式的牌,抬头聆听总理河南、山东两省反贪司主官于谦的训言。
  
  经过查办甘肃大案,再加上李显穆上奏皇帝,对他特意拔擢,他已经荣升从三品,正式步入大明高级官员的行列。
  
  这一次的加恩拔擢,便是为了让于谦能有足够的身份来主持黄河贪腐大案,算是贷款拔擢。
  
  之后数年之内,于谦是不会再往上升了。
  
  但这也已经足够荣耀。
  
  其仕途之冉冉,如天上之明月、如高山之蒸腾,是常人所不可望亦不可即的,当真应了一句,朝中有人好做官,若是此人还是吏部尚书,那升迁起来,简直如同坐火箭。
  
  于谦环视着院中下方一张张年轻的面容,只觉满是朝气,反贪司有股年轻的韧性,是他曾经在任何衙门之中都不曾见过的。
  
  每次身处其中,于谦都是更深刻的理解到师叔曾对他说过的那句话——“反贪司要选择年轻人,要重用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有理想、有热血,对官场的条条框框还没有彻底熟悉,是打破那些陈旧的唯一人选。
  
  日后你在反贪司中,要学会运用这种蓬勃的如同旭日初升的力量。”
  
  在拔擢他之前,师叔李显穆找他谈话,说了对他的安排,于谦记得自己当时有些踌躇,“师叔,我会不会升迁太快,使人不满,乃至于说师叔任人唯亲。”
  
  他永远记得当时师叔负手感慨道:“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拔擢,只有任人不当。
  
  拔擢你,是因为拔擢你对国家有利,黄河大堤之事,涉及到河南、山东两省官吏,以及工部其中的许多人,你去办这件大案,稍有不慎,就会死在途中。
  
  这可不是去混功劳,是要拼命,这可不是谁都敢去的,也不是谁都有勇气把黑暗掀个底朝天。
  
  你以为那些人会留着账本让你去查吗?
  
  早就在一次次的‘意外失火’之中,消失的一干二净,能查的出来是你的本事,查的出来还能将这件事完完整整的汇报到京城,是大本事。
  
  你把这件事办成了,自然就不会有人说什么,就算是将牙打落咽到肚子里,他们也只会称赞皇帝陛下和我,有识人之明!”
  
  于谦记得师叔顺着那条波光粼粼的河缓缓向下流走去,在柳树畔,有万条柳枝垂落在他的肩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