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仙符 (第1/2页)
此月以降,恒岳诸记名弟子,皆识王林矣。每见其人,或嗤笑,或冷语相讥,神色倨傲,目中无物。
王林佯若未闻,盖深知此类人心性扭曲之故。彼辈未至门派之时,已沦于最底层,日受劳苦,郁郁难伸。今见王林以“自杀“入派,身份竟卑于诸记名弟子,遂成众矢之的,遂恣意欺凌之。
然王林自忖,以己之力,岂能与诸强抗?门派之中,强者为尊,诸记名弟子虽先入门,然身强力壮者众,更兼有习得粗浅仙法者。若贸然反抗,徒招其辱耳!是以隐忍不发,诸般讥诮,悉记心间,以待异日,实力既成,必一一奉还!
遂佯若不闻,若聋若瞽,任他人言语相加,我行我素。日则汲水劳作,夜则潜心研习神秘珠子。尝以诸般液体浸之,泉水也,露水也,汗水也,乃至血液。然效验以露水为最,而露水之中,又以石上晨露最佳,夜露次之。若采他物之露浸珠,效益减矣。
由是观之,露水功效最佳,泉水次之,血汗之效最微,几同于无。
为避人耳目,王林特入深山,觅得数枚野葫芦,剜去其籽,分置各类露水于内。然此物未携于身侧,反觅一幽僻处,掘地为穴,深埋之。惟每日采露时方取出,余时不近门派。
随身唯携泉露之葫,疲乏之际饮之,顿觉神清气爽,精力倍增。
又有异象:每至晨昏,石珠现露,看似盈满,实则采撷之时,大半消融无形,所余不及十分之一。王林百思不得其解,唯臆测为珠子吸摄所致。虽嫌荒诞,然别无他解,姑且存此念耳。
是日薄暮,王林汲罢三缸之水,见黄衣青年刘姓者正在冥修,遂揖曰:“刘师兄,弟子欲暂归故里,明日元不来矣。“
刘青年目露不屑,乜斜一眼,鼻中冷哼一声,“嗯“然以应。
王林闻言,意态从容。忆及张虎所言,记名弟子岁可归省凡三,但需向孙长老请仙符方得往来无碍。时值父寿之期,王林心意已决,当即离却杂役之所,径往记名弟子主事处。
恒岳派分五副一正,五副院者,金木水火土五行各居其一,记名弟子多居其间。正院则内门弟子与长老居之,气象森严。王林前此挑水往返,皆遥望而心羡之。今亲临其地,举目环顾,但见琼楼玉宇,仙气氤氲,与杂役之所天壤悬殊。立定良久,乃高声唤曰:“记名弟子王林,求见孙长老!“
须臾,一着素白袍服之青年,缓步行出。观其神态,殊无敬意,眸含轻蔑,瞥了王林一眼,冷然道:“汝即王林乎?“
见彼服白衣,王林心下凛然,微微颔首。
恒岳门派,弟子等级森然。记名弟子着灰服,获法者着黄袍;内门弟子则按修为深浅,依次着紫、黑、白、红四色。此白衣者,明为入门未久,然举止倨傲,已隐露内门气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