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行山镇的风云格局 (第1/2页)
有意思的是,听说云池比云逸早出生了几天,可具体是几天,几人一直争论不休。有时候,几位小孩甚至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云池,一派支持云逸,各执一词,谁也不肯让步。支持云池的那一派,振振有词地说云池看起来更加成熟稳重,肯定年龄大些;支持云逸的那一派则反驳道,云逸更聪明机灵,肯定是年龄大的表现。他们小脸涨得通红,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的模样,甚是好笑,充满了童真童趣。
风之国在经济政策上有着独特之处,铁矿与煤矿允许私营,这一举措背后,是朝廷高瞻远瞩的大力支持。朝廷深知,开放这些重要资源的私营,能够极大地激发国内的经济活力,促进商业的繁荣发展。无数怀揣着梦想的商人、工匠,纷纷投身于矿业之中,开采、冶炼,再将成品运往各地,一时间,风之国的贸易线路上,往来的商队络绎不绝,车水马龙。
风之国尚武的传统源远流长,民众对武学的热爱深入骨髓,习武成风,民风极为彪悍。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人们切磋武艺的场景,拳脚生风,兵器碰撞之声不绝于耳。然而,在这片崇尚武力的土地上,对于武器的管制却极为严格。每一件武器从打造到售卖,都有着繁琐且严谨的流程,必须经过官府层层审批,私人绝无可能随意持有与使用武器。至于私斗行为,更是被视为破坏国家秩序的大忌,一旦被发现,必将遭受严厉惩处。轻者会被处以鞭笞、罚款,情节严重者,甚至会被投入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在狭小的牢房里度过漫长岁月。也正因如此,虽说风之国武风鼎盛,到处洋溢着热血与激情,但整个国家却秩序井然,一片祥和。这背后,离不开武王多年来的精心治理。武王每日勤勉朝政,任用贤能,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将这个尚武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风之国武风盛行,确实带来了诸多显而易见的好处。民众通过习武,体魄变得强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军队之中,更是兵强马壮,国家军事力量雄厚,令周边国家不敢轻易小觑。但与此同时,门派之间的争斗也异常激烈。在这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存在着一个神秘而又强大的武林世界。武林中高手如云,门派林立,而武林盟主则高高在上,统领各方。对于国家的平稳发展而言,武林各门派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一场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军队的实力,武林人士的动向甚至能够扭转乾坤,影响国家与国家之间战争的走向。不过,武林有着自己独特的规矩,谁要是私自参与王朝之间的争斗,破坏了武林与朝廷之间的微妙平衡,就会被视为武林公敌,遭到整个武林的追杀。
通常情况下,王朝的人秉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不会与武林人士有过多的往来。但对于各自国家内武林人士的管理,国家也不会完全放任不管,还是会走个形式。例如,各个国家都设立了武办司,这是专门管理武林事务的部门。武办司的建筑宏伟庄重,内部人员各司其职。只是目前这个部门大多只是派遣密探,暗中观察武林的发展动向,收集各方情报,并不会对武林内部的具体事务进行过多干涉。他们深知武林的复杂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风之国尚武,朝廷武备充足,军队有着统一的管理体系。从士兵的选拔、训练,到武器的配备、战术的制定,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士兵们身着统一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在战场上纪律严明,听从指挥。这与性格较为随性的武林人士截然不同。若是进行正规战争,在同等数量的情况下,武林人士凭借着各自的武功绝学,或许能在初期占据一些优势,但随着战争的持续,朝廷军队凭借着强大的团队协作和战术配合,武林人士绝非其对手。但要是涉及暗杀等隐秘行动,结果就难以预料了。武林人士擅长隐匿行踪,精通各种奇奇怪怪的暗杀技巧,他们可以在黑暗中悄然出现,又在完成任务后迅速消失,让人防不胜防。
只要朝廷清明,没有昏庸无道之举,大多数有识之士都很乐意出世为官。因为当官不仅可以让士子名垂青史,将自己的名字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还能为自己的家族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朝堂之上,为官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国家出谋划策,推动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家族也能借助官员的权势,在商业、人脉等方面获得诸多便利。所以,很多家族都精心培养家族中优秀的子弟,让他们踏上仕途,光宗耀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