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建学校(二) (第2/2页)
我常常接到的就是父亲和大哥二哥。他们都算劳力强的,一包背回来超过百斤,少则一二十,多则四五十斤,比一般劳力多几十斤。
这样就会比别人家早完成任务。烧窑时,大火烧得好旺,天冷了,四队的群众还扎堆到这里烤火取暖。
一窑一窑的新砖新瓦出炉,一天一天下来堆成了山,让师傅们开心,也让投入劳动的社员们露出微笑。
还有成天战斗在山坡上那些石匠师傅们,寒冬腊月,风餐露宿,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吼着山歌号子,开山破石,把石头开成几百斤重的条石,安排力气大的,四个人组成一组从石场抬回来,打好地基石,就该泥工上场了。
社员们到一队河边选取无泥河沙背到新学校,也是很累的活儿,全是上坡路。
我参加过背河沙活动的,汗水流了不少。为修建新学校,大家都再出工出力,那时候有句时髦的话,常写在作文里,为建设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每个人是这么喊的,也是这么干的。新学校不是自己长起来的,是靠全大队群众战天斗地奋斗出来的。
新学校落成,老李书记请来了乡上的书记乡长还有完小的校长,参加竣工典礼。
出乎意料的是,在大会上,老李书记说了自己的心声。他说:我今年满60岁了,老了,可我多年来总想做完最后一件事情。
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带领广大群众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总算把这新学校建成了,我完成了多年的夙愿,我很高兴。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我们子孙后代做了一件大好事,我感谢大家,我今天宣布,我将辞去党支部书记职务,腾出位置,让年轻一代上来,请大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