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海军旅 (第2/2页)
在六十年代初,正值政治运动轰轰烈烈的时代。王德海出身好,早在部队就入了党,还是部队小军官,现在一回到地方,就被党支部书记看中,不到一年就提拔为老四队副队长,负责抓生产。
他抓工作确实是一把好手,很快就让四队成为本大队的变了样。一年后,刚过完春节,大队的李书记就让王德海替代了老队长,成为四队的***负责全面工作。
一当就是20多年,直到土地下户。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想干一番事业,没有几个得力的助手是不行的。
刚好,本队就有两个他看得起的人才,一位是我父亲,另一位就是我六爷。
先简单说我的父亲,也算是有故事的人。出身于20世纪20年代,要是还健在的话,也将近百岁。
解放前,读不起书,就给一个地主长辈的儿子陪读,进入私塾读小学,因那长辈读书不行,还天天帮他背书包,写作业。
到小学毕业,正读生没有学到多少,可作为陪读的父亲语文算术两科都学到不少知识。
会写文章,会算账,这在土改时,就被排上了用场,父亲成为土改工作组的一员。
土改结束,父亲被被安排到县航管站作会计。一干就是八年。老家离县城有50里地,要不行就需要大半天。
因为回家只能步行,所以极不方便。住在老家的五位哥哥全靠母亲一人照顾外,还有一个没有成家的亲叔叔帮忙照顾。
可遇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那个史无前例的******,我家就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亲叔叔暴病死亡,两个最小的哥哥因瞒住母亲偷吃自己采摘来还没有煮熟的毒蘑菇而一起夭折。
一个5岁,一个3岁躺在地上,这个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母亲到城里报噩耗,父亲当场就晕了过去。
他二话不说,提起雨伞和行李跟铁饭碗告别了,毅然决然地回到老家照顾家庭。
王队长一上任副队长,就看好父亲的能力和为人,准备作为生产队会计首选。
至于六爷就等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