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寇仲:陆大哥真是枉为吾父! (第2/2页)
尽管这些旧事,长安人民早已听过多次,可在当下这关头,只要有说书人讲起这些故事,必然会赢得满堂喝彩与慷慨打赏。
仿佛只要多听几遍陆沉横扫千军的故事,毕玄和十万突厥铁骑,就没那么可怕了。
回到永安坊宅邸,椅子都还没坐热,李世民便亲自登门拜访。
“陆兄!”
李世民一进主宅正堂,就对陆沉深深一揖:
“世民惭愧,此次大唐存亡,都要仰赖陆兄了!”
陆沉抬手一拂,一股柔和劲力隔空托起李世民:
“秦王无需多礼。突厥此次南侵,乃是因我而起,迎战毕玄,我义不容辞。”
李世民正色道:
“突厥本就有入主中原的野心,杨广未死之前,便已在扶植北地诸侯,且一直刻意扶弱抑强,就是要坐视我中原群雄彼此厮杀,不断流血,待至中原衰弱到极致,便要大举入侵。就算此次不来,将来也一定会来,我大唐既直面突厥,那便迟早要与突厥做过一场。
“世民也希望能晚些开打,等我大唐再强些,更有把握一些。但形势不饶人,突厥既然这般迫不及待南下,兵锋直指我大唐,那说不得,世民也要豁出去搏上一把了。”
说着,又对陆沉抱拳一礼:
“陆兄,此次世民将率领三千铁骑,并我秦王府所有高手大将,附陆兄骥尾,与突厥决一死战!”
陆沉颔首笑道:
“秦王好胆色。”
李世民也是一笑:
“不怕陆兄笑话,正因有陆兄,世民才有这胆量。若叫世民独自面对武尊毕玄率领的十万大军……那起码也得给我同样数量的精兵,世民才敢一战。”
陆沉点点头:
“多谢秦王信赖。我意前出泾州,主动迎战,免得突厥狼骑祸害关中,不知秦王意下如何?”
主动前出迎战?
这么有信心?
李世民也是个胆大包天的,该稳的时候稳如老狗,该猛的时候也是浪得飞起,此时也是毫不犹豫,沉声说道:
“好!便依陆兄之言,前出泾州,主动迎战!”
“秦王的骑兵刚从秦州紧急返回,尚需休整几日,不知秦王以为,几日后出征妥当?”
“五日!只需休整五日,便可出征!”
“那好,五日之后,一起出征。”
……
夜晚。
两道身影,从永安渠中冒出头来,刚刚摸上陆宅后院水榭码头,就听一道低沉男声在他们耳边响起:
“来水榭二层。”
两道身影吓了一跳,抬头望去,并未看到陆沉身影,可声音既是在他们耳边响起,显然正是特意对他们而发。
让他们感到震撼的是,直至此时,以他们的非凡灵觉,也依然没有察觉到陆沉的气机。
两人对视一眼,怀着满心敬畏,先运功蒸干了身上的衣裳,这才去到水榭门前,登门入室,又上到二楼。
灯火通明的二楼厅中。
陆沉坐在一座紫檀木坐榻上,正在翻看一本书册。
是宁道奇托人送来的,与毕玄对战的心得——宁道奇此次虽然只被毕玄突袭打了一招,但多年前可是与毕玄正经战过一场的。
而那时毕玄“炎阳奇功”已经大成,与如今相比,也就是功力精纯深厚略有差距,武功境界本质上与当下并无区别,因此过去的经验心得同样有用。
宁道奇受伤不轻,又不擅战阵,已无法亲自参与此战,只能回终南山疗伤,并用这种方式,给予陆沉一定帮助。
这一本对战心得,可不仅有对毕玄炎阳奇功、拳脚功夫、兵器功夫的详细介绍。
宁道奇以身犯险,亲身试探出了毕玄的决心。
老道士知道,毕玄此次不仅要一战灭唐,还要赖在关中不走,正式以关中为据点,攻略中原,以实现他突厥强盛的心愿。
因此这一战若是战败,中原大地,便可能重演五胡乱华的黑暗历史。
为助陆沉增添胜算,宁道奇连他“散手八扑”的精义,都写在了这本小册子上。
宁道奇既然如此慷慨,陆沉也便请师妃暄代他给宁道奇送去了一册“老头拳”,以及他手书的一些阴阳、生死之理的心得感悟。
这就叫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此刻。
寇仲、徐子陵来到坐榻前,恭恭敬敬抱拳行礼:
“陆大哥。”
“坐。”
待二人坐下后,陆沉问道:
“来长安做什么?”
寇仲知道陆沉素来不喜废话,也开门见山说道:
“我们此行长安,是来探杨公宝库的。想请陆大哥与我们一同探索,若邪帝舍利就在宝库之中,便将此物交予陆大哥处置。”
“你们倒是慷慨。”
陆沉放下书册,看向二人:
“寇仲取得宝库之后,还是要争霸天下?”
寇仲争霸天下的最初动力,正是李秀宁。
但今天却发现,李秀宁喜欢上了陆沉。
这让寇仲有些纠结。
这时又听陆沉说道:
“寇仲你想争霸天下,我不会拦你,甚至你要取杨公宝库,有我在,在这长安城,也没人能阻拦你们。但我希望你想清楚,你,担得起天下之重么?”
寇仲愕然:
“陆大哥的意思是?”
陆沉道:
“你觉得,杨广征高句丽错了吗?”
寇仲不假思索:
“当然错了!无故侵略他国,不仅害得高句丽人生灵涂炭,也害惨了大隋百姓,不知有多少大隋百姓家破人亡!大隋二世而亡,三征高句丽,正是重要诱因!”
“所以,你觉得高句丽不该征伐?”
“两国和平相处不好么?”
“那为何你要争霸天下?不如当个和平使者,奔走于各大诸侯之间,呼吁大家和平共处,省得动起刀兵,生灵涂炭如何?”
“这不一样,中原大一统……”
“你讲大一统?那你可知,高句丽的国土,大半都是大汉故土?”
“……”
陆沉看着寇仲,语气平静:
“杨广三征高句丽,错就错在他太废物,玩脱了。但征伐高句丽本身并没有错。中原大一统王朝,必然要征伐高句丽,任何一个合格的帝王,都不会允许异族占据辽东这‘金角’,随时虎视中原。
“你读书少,重情义,我也不想说你幼稚。但我希望你能好好读一读史书,仔细查一查,高句丽如今的国土,在汉时叫做什么,归谁统辖。
“再查一查高句丽崛起壮大的历史,瞧瞧高句丽究竟是崇尚和平的友好国家,还是一有机会,便不断四面征服,扩张成性的国家。”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