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盛世?基础罢了 (第1/2页)
如果说开始的那些话,只是让百官有所意动的话。
那最后一番话,就是打在了他们的死穴上。
别的皇帝,他们不知道对方能活多久,还可以熬一熬,等一等。
但李承乾这个皇帝,不敢想的都认为,起码可以活到百岁。
敢想的甚至认为,李承乾可能能够长生不老。
这种情况下,别说自家的儿子,就算是孙子,孙子的孙子,说不好都得在李承乾手下当个差。
都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就算五世同堂,都逃不过李承乾的手。
这种情况下,谁能够保证,就算自己不出错,自己的儿子孙子,孙子的孙子都不出错?
虽然李承乾已经好久没动刀了,可不代表他提不动刀。
名留青史先不说,子孙传承才是头等大事。
“运气不好,抄家灭族,近在眼前!
孰优孰劣,诸位爱卿可以自行想想!”
这番话,属实不是一般的吓人。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随着胆子小的开始应和,更多的官员跟着应和。
反正他们没有走上那么高的位置,虽然有所留恋,可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加想要的是家族传承。
虽然还有些人咬着牙不应和,可是这种大多数人都应和的情况下,少数人已经无关紧要。
除非,谁能够明确提出反对意见。
李承乾笑了,他要用堂堂大势,碾压了百官的私心。
至于所谓的天子门生,有与没有都无所谓。
天子门生,本身就是不靠谱的,也就是一个名头罢了。
在华夏文明的关系网之中,古代最靠谱的是至亲,紧跟着是师生,然后是外戚……
总而言之,最后才轮到皇帝跟臣子。
君不见,哪怕是开始和开国皇帝打江山,能够为皇帝拼命,能够挡刀的臣子,大多最后也会离心离德,甚至反过来被皇帝砍了吗?
李承乾举起双手,往下虚空压了压,等百官静声之后,这才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那么本届科举就是最后一届。
下一届科举开始,不再进行殿试,而是以各部门报考为主。
合格的录取,不合格者再考!
考公制度,可以一年一考,也可以半年一考,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来说下一件事。
关于盛世,诸位爱卿都说说,应该做到哪些方面,才算得上真正的盛世?
再或者说,有哪些方面的成就,才算得上是盛世?”
百官心中一动,忍不住在心里暗想:“李承乾这又是想搞什么大事?”
因为每次,李承乾一旦抛出一个全新的问题,就会出现一个庞大的计划,让他们疲于奔命。
“陛下,臣以为,武将敢死,文臣敢谏,就是盛世的标准。”
“陛下,臣以为,民生富足,百国朝贡,这就是盛世。”
“陛下,臣以为……”
“……”
遇到这种发言的机会,地位低一点的官员真的是各抒己见,一个比一个声音大,就希望自己能在李承乾眼里留个印象。
毕竟站在朝堂里的,总共加起来得有差不多两百个官员,绝大多数都是背景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