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陛下,此策是否过于严苛? (第1/2页)
定到如此之重,就是因为李承乾清楚,权力太容易迷人眼了。
如果没有这个无限追责制度,百官头上就没有那把刀存在。
他们渐渐就会肆无忌惮,推荐自己人上位,然后把控各方面。
这一点,不管是现在仅存的世家,还是未来来自平民家庭的官员,本质上都会用同一种操作方式。
这是人性,是无法扭转和改变的。
有这把刀的存在,就会让他们在扶人的时候,好好的思索一下,这个人值不值得自己扶。
满朝文武静悄悄的,都被李承乾这个论调,搞得哑然无措。
他们偏偏又不能说,李承乾这是暴政。
因为在事实上,这种牵连并不少见,甚至还被皇帝当做借口,用来处置一些原本不好处置的人。
就比方说长孙无忌,李承乾就是用的他给长孙冲各种擦屁股的借口。
把这个事情提到明面上来,可就有些让人胆寒了。
本来心照不宣的事,现在被明码标价的放出来,意味着只要子孙后代或者学生犯错,皇帝随时都能把他们用这个借口拿下去。
也就是说,不管你自己有多么劳苦功高,除非你不结党私营,甚至连亲朋好友都不管。
不然,那把刀就已经架在脖子上,随时可能会砍下来。
是因为哪怕是亲朋好友,你也没办法保证他们都是圣人,不可能犯错。
这三种规则一旦实行的话,就意味着他们即便当官了,也不敢随意扶植自己的亲朋好友,否则随时会被连累,一辈子忙碌成空。
马周突然站出来道:“陛下,此策是否太过于苛刻?
要知道,任何人都没办法保证,另一个人会不会犯错。
如果确有才,几十年后犯错,自己也会被牵连,本来一片好心,却导致自己晚节不保,是不是有些过了?”
他自己就是属于被推荐的人才,所以他对这方面,稍微有些敏感。
因为他认为,民间大才多的是,他们或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如意。
若是这条被推荐的路都给断了的话,那不是有很多如他这样的人,都无法在进入官场了吗?
百官暗自点头,即便是这样,也太过于严重。
真的是一不小心,自己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比如他们推荐一个人,而且是真心的推荐,你觉得他有才。
可这个人下放到地方之后为非作歹,他们看也看不到管也管不了。
突然有一天案发了,把他们给牵连了进去,这不是比孟姜女还冤嘛?
“马周,朕告诉你,生而为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负责的。
除非是患有脑疾,或者是年纪还太小,确实不知人伦之事。
既然做人都要负责,为何做官不用负责?
这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即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又不用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你来告诉我,天下哪里来如此好事?
即便是朕这个皇帝,如果做的事情确实有问题,那也会被天下骂昏君。
如果错的实在离谱,也有的是人起来反抗。
皇帝都要负责,官员不用负责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