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两位相国的为官之道 (第1/2页)
不知过了多久,苏威似乎才想到了一个由头,故作不经意问道:
“黄门侍郎一职空缺已久,不知齐国公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向朝廷举荐,解一解门下省的燃眉之急。”
黄门侍郎即门下侍郎,作为门下省的次官,权力极大,甚至有权决定是否驳回内史省起草的诏书。
只是秦昇虽然是丹阳公主的驸马,可他毕竟是尚书省的尚书令,按理说哪怕他的手再长,也不好伸到门下省那边去。
可现在苏威特意登门拜访,就为了问他黄门侍郎的人选,多少显得有些滑稽。
但秦昇知道苏威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在问黄门侍郎的人选,实际上是想借机试探自己对门下省的态度,看看自己有没有对门下省进行大清洗和大换血的打算。
想明白了这一点,秦昇当即笑了笑道:
“原河北道行台御史魏徵,为人刚正不阿,又有胆略,曾经两次出使漠北去见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我打算向朝廷举荐他为黄门侍郎,如果朝廷准允的话,还望苏公今后多多提携提携这个后辈呀!”
苏威听完心中不由一阵狂喜。
因为秦昇虽然往他们门下省安插了一个自己人,但也暗示不会动自己这个纳言,他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既然秦昇打算继续留用自己,他也打算卖个顺水人情,便笑了笑道:
“世人都说齐国公有识人之明,在河北道招揽了不少有才之士,如今新君登基在即,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齐国公何不向朝廷举荐他们,共同辅佐新君呢?”
可面对苏威的一番好意,秦昇却是摇了摇头,笑着委婉回绝道:
“他们之中很多人资历尚且,还需要在地方上多历练历练,若是过早提拔,反而容易让他们滋生出自满之心,从此止步不前,到头来反而是害了他们。”
见秦昇没有接受自己的好意,苏威心中不免微微有些失望,却还是不得不点头附和道:
“齐国公所言极是,倒是老夫想得浅了。”
苏威确实是想得浅了,因为在秦昇看来,如果自己的妻子一登基,自己就对满朝文武百官进行大清洗和大换血,将各个要害位置全部换成自己人,那吃相未免太过难看了一些,只会激起朝中其他官员对自己和女帝的不满,无形中树敌无数。
因此,除了打算在内史省和门下省中各安插一个自己的人外,他暂时还不打算动其他官员。
至于内史省那边,他打算举荐褚遂良去出任内史舍人,毕竟以他的文采和书法,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胜任这份起草诏令的官职了。
如此一来,褚遂良负责起草诏令,魏徵负责审查,自己这边又执掌着尚书省。
只要三省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朝中那些反对自己的人就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只是苏威那边刚碰了一个软钉子,还是有些不死心道:
“河北道的其他官员可以慢慢磨炼,可齐国公的不少爱将刚在对高句丽、突厥人、刘武周和伪唐的战事中刚立下了大功,齐国公总不能亏待了他们吧。”
秦昇听完只是笑了笑道:
“苏公说得有理,所以我打算将原来的十二卫扩充到十六卫,增加左右羽林卫和左右千牛卫,由李靖、徐世勣、秦琼和张辽出任这四个卫的大将军。”
苏威一听顿时就明白了秦昇的意思,知道秦昇并不打算对如今的十二卫进行大清洗,而是另外增加四个卫,用来安置自己手底下那些功勋卓著的将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