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无偿不念好,有价方知恩 (第2/2页)
老僧闻声,缓缓睁开微闭的双目,那眼神中流露出几分疲惫与强打起来的精神。
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双手撑住膝盖,动作显得有些迟缓地试图站起身。
“大师您慢点。” 梁九功一直留意着这边,见状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住老僧的手臂,助他站稳。
老僧借着梁九功的力道,慢慢站起身,还微微喘息了一下,仿佛这简单的动作都耗费了他不少气力。
他对着梁九功微微颔首示意感谢,然后才步履略显蹒跚地走到胤礽榻前。
他先是仔细端详了一下胤礽的面色,然后才伸出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轻轻地搭在胤礽露在锦被外的手腕上。
这一次“诊脉”,时间比之前任何一次都长。
他微蹙着白眉,双目微闭,仿佛在全神贯注地感知着那微弱的脉息,探寻着体内气机的每一丝变化。
他的指尖甚至几不可察地微微颤抖着,额角也似乎渗出了些许细密的、晶莹的汗珠,在烛光下闪着微光。
整个内殿安静得落针可闻,只有几人清浅的呼吸声,以及烛火偶尔的噼啪声。
梁九功都屏息凝神地看着,尤其是看到老僧额角的“汗水”和那微微颤抖的手指,心中更是确信他为了探查太子状况,正在勉力支撑,耗费着所剩无几的心神。
又过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老僧才缓缓收回手。
他像是完成了一件极其耗费心力的事情,身形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脸色似乎比刚才更加苍白了几分,连那雪白的眉毛都仿佛失去了些许光泽。
他重重地吁出一口带着疲惫意味的浊气,这才转向康熙,声音低沉而缓慢,确保每个字都清晰无比:
“阿弥陀佛……皇上请宽心。
太子殿下脉象虽弱,但已趋于平稳,根基未损,灵台渐明。”
他顿了顿,仿佛在缓一口气,才继续道,“依老衲所察,殿下……当于子时之交,便可转醒。”
听到“子时转醒”这四个字,康熙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弛了一丝,眼底深处掠过一抹如释重负的微光。
然而,老僧说完这番话后,身形又是一晃,这次更为明显,他下意识地伸手扶住了身旁的床柱,才勉强站稳。
他闭上眼,眉头紧锁,仿佛在抵抗着一波强烈的眩晕。
“大师!” 梁九功惊呼一声,连忙上前,稳稳地扶住老僧的手臂,语气充满了担忧,“您快歇着!可不能再劳神了!”
他半扶半搀地将明显“虚弱不堪”的老僧,一步步引回之前的绣墩上坐下。
老僧靠在绣墩上,微微喘息着,对着梁九功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妨,但那苍白的脸色和紧闭的双唇,无一不在诉说着他的“元气大伤”。
康熙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对老僧的信任与感激不由得又添了几分,同时也更加确信了其能力的“真实性”与“代价”。
他沉声道:“大师辛苦了!梁九功,给大师斟参茶,务必让大师好生休息。”
“嗻!” 梁九功连忙应下,亲自去端温着的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