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锦囊妙计之“连环扣” (第2/2页)
三日后,城西悦来茶楼的铜铃铛随着木门摇晃叮咚作响。一个身着粗布短打的汉子将茶碗重重磕在八仙桌上,溅出的茶水湿了邻座书生的书卷:"您可听说了?楚氏那些亡命之徒,昨夜全往摄政王府的私矿去了!"
二楼雅间的雕花窗棂后,千机翁半阖着眼,听着楼下此起彼伏的倒抽冷气声。他指尖蘸着茶水,在檀木桌上画出个"陆"字,又漫不经心地抹去——当第一缕谣言如瘟疫般蔓延时,只需静待恐慌发酵。
同一时刻,摄政王府的青铜兽首门环被擂得震天响。老管家掀开金丝绣帘,正对上数十名凶神恶煞的护院,为首之人腰间玉佩隐约刻着丞相府徽记。"交出楚氏余孽!"
带头的壮汉踹开偏门,靴底碾碎青砖缝里的青苔,"陆丞相早盯着你们私通的勾当!"
书房内,摄政王握着翡翠扳指的手骤然收紧。案头摆着的密报字迹未干,户部侍郎今早确实出入过丞相府。他望着墙上先帝御赐的"忠勤体国"匾额,冷笑震得架上青瓷瓶嗡嗡作响:"陆承钧这老匹夫,竟敢动我楚家产业?"
消息传回大将军府时,楚怀瑾正将兵符悬回檀木架。听着下属禀报摄政王府与丞相府家丁当街械斗,他抚摸着剑穗上的血玉坠子,忽然问:"那些扮作丞相府的死士,可都服下断舌丹了?"
"回将军,一个活口不留。"亲卫单膝跪地,铠甲缝隙还沾着未干的泥浆,"不过......墨辰今日带着神机卫,在城南码头截获三艘商船,船上装的全是楚氏账本。"
楚怀瑾的指尖重重掐进掌心。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冲刷着檐角未干的血迹。他终于明白千机翁说的"留三分破绽"——墨辰看似莽撞的截获,实则是要将他彻底推向摄政王府的对立面。
深夜,千机翁独坐竹庐,在羊皮纸上勾勒新的卦象。烛火突然剧烈摇曳,窗外传来重物坠地声。他拾起窗台上的信笺,火漆封印上刻着半块破碎的玉珏——那是墨辰与女帝密会时用的信物。
"《千机七十二变》虽妙,终究是局中人的算计。"他对着虚空轻笑,将信笺投入火盆,"可若有人早已跳出棋盘......"火苗舔舐着信上"善后策"三字,灰烬如黑蝶般飘向夜空。
此刻的皇宫内,女帝握着密报走向观星台,漫天星斗下,另一场更庞大的棋局正在展开。
摄政王府内,气氛凝重如铅。楚凛身处密室,慢条斯理地转动着鎏金香炉。密室四壁挂满机关图,墙角的檀木匣里,一卷绣着银丝云纹的锦囊在烛火下泛着微光——那是苏逸之前交给他的三个锦囊,此刻他打开的,是正面绣有“一”字的锦囊。
"二公子!丞相府的人已围住后门!"刘福撞开暗门,官服被雨水浇得透湿。楚凛却忽然笑出声,笑声在密闭空间里激起阵阵回响。他慢条斯理地展开苏逸给的锦囊妙计,只见第一步写着“借尸还魂” 四字。
苏逸不愧是“人皇始祖”,不仅有洞察一切未知危险的能力,还能有应付这种危机的手段。
想及于此,楚凛嘴角上扬,对苏逸佩服到五体投地。
与此同时,城南码头的火把连成一片火海。墨辰持枪挑开最后一箱账本,却见箱底铺满稻草,中间只压着半张残缺的当票。他指尖抚过当票边缘的火燎痕迹,瞳孔骤缩——这是楚氏典当行最隐秘的"黑号"凭证,能调动分布在七州的暗庄。
暴雨如注,冲刷着摄政王府的汉白玉台阶。陆承钧的人马却在府门前突然止步。十余名黑衣人自屋顶跃下,面罩下露出的双眼布满血丝,手中长刀还滴着血水:“我等乃楚氏死士,奉二公子之命,向丞相讨个公道!”为首之人猛地扯开衣襟,胸口新鲜的鞭痕交错纵横,伤口处还渗着血珠,在雨水中蜿蜒成诡异的红线。他脚下一跺,溅起的水花混着血水,将青砖染成暗红。
"不好!我们上当了!"陆承钧心急如焚,猛地掀开马车帘。映入眼帘的是摄政王府敞开的大门,摄政王拄着龙头拐杖,稳稳地站在台阶前。他身后,三百名铁甲军手持长矛,整齐列队,矛头在雨中泛着冷光,气势逼人。
摄政王目光如炬,冷冷质问道:"陆丞相,深夜带兵包围本王府邸,这是打算谋反吗?"他顿了顿,语气更添几分寒意,"说来也巧,本王刚得到消息,你府上的死士正在大肆追杀楚氏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