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庞然大物!(求月票) (第2/2页)
这么说吧,起码武锋和手下公司,不会直接进入地产业,太容易出问题了。
其他职工医院,职工食堂,职工学校的修建,那也是不小的工程量,而且都是按照二零二零年的标准来建。
这么说吧,也就是那些五星级酒店,还有高级别疗养院之类的地方,在建筑风格和美观上,可能和武锋手下的各种职工建筑差不多甚至更强。
其余的,在武锋手下的职工建筑跟前,都有那么点子土不拉几的赶脚。
其他地方不好说,起码在鹏城特区这边,已经有不少新建建筑,都是按照武锋手下的职工建筑模式来的。
尤其是港岛来的工厂老板,一个个都积极得很。
港商之间,那也是有鄙视链的。
好在,武锋这个标杆做得不错。
起码,众多特区港商开办的工厂,在后勤服务以及职工权益方面,都做得比正常时空要强。
工资水准都很不错,也有跟风修建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的,情况也还可以。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良好局面,也是武锋时常照顾,某些看得顺眼港商生意的缘故。
他的主要销售渠道,可都是在国外!
事实上,正常时空港商的口碑就很不错。
眼下,有武锋这样的标杆存在,那口碑和风评自然更好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说起来,武锋在内地产业界的影响力也是不小。
此时,地方上各单位都有大量退伍转业军人存在。
这些转业军人中的大部分,都能算是武锋的人脉。
另外一点,就是武锋自己也十分意外。
他在内地的工厂集团,不是设立了大量的内部培训学校么,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各方面人才。
工厂集团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可不是说着玩的。
单单就是能够跑长途的运输司机,工厂集团的需求量就不会少于一个师的人数。
而此时,司机师傅在内地,可是相当受人尊重的技术工种,要么就是吃国家饭的正式职工,要么就是跑单帮没少赚钱的那种老油条。
这些技术精湛的司机师傅,是根本没可能加盟工厂集团的,除非工厂集团舍得下血本。
可,真没这样的必要!
武锋的想法很简单,一边从部队退伍汽车兵里招,一边则是内部开设培训学校培养。
正好和毛子的交易,需要数支大型运输队长期存在,也不缺少实践机会,就这样一批批的培养出合格的货运驾驶员。
谁知道,鹏城特区的其他企业,好像认准了武锋手下工厂集团开设的内部货运驾驶员培训学校一般,但凡有毕业的都高薪挖走了。
不仅只是货运汽车驾驶员,还有机械维护以及修理技术员,还有其他内部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全都是众多工厂哄,抢的香饽饽。
尽管这么一搞,工厂集团培训技术人才的速度被拖慢了,可工厂集团的影响力却是迅速在其他工厂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