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背嵬之勇,向死而生 (第1/2页)
背嵬军是岳飞手下的王牌部队,岳飞北伐时几乎所有的硬仗都是他们打出来的。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其实说的就是背嵬军,在战场之上,背嵬军就是最硬的一块巨石。
但背嵬军从来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所有士兵都默默无闻,没有出现在岳飞麾下那些名将之列。
岳云、张宪、陆文龙、高宠、杨再兴、严成方、何元庆、牛皋、狄雷,甚至马前张保,马后王横,这些人的名字都曾经闪耀在岳飞扫北的那些著名战役中。
唯独背嵬军只有这么一个名字,谁也不知道他们具体叫什么,哪怕武成玉作为背嵬军后裔,他也顶多能说出自己亲爷爷的名字,其他武家爷爷辈的,他说不清楚,因为这些人都没有活着回来。
背嵬军其实就是敢死队,他们的人数不多,每一战之后都要补充兵源,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同时,意味着这些人都大多倒在了战场冲锋的路上。
岳飞含冤而死后,岳家军解散,那些名将们或者仍然依附朝廷,或者如陆志毅一般隐于民间,从那以后,背嵬军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世人也渐渐忘记了这个名字。
而那些背嵬军的人究竟去了哪里,有人拔刀自刎,追随岳飞而去,有人跟着严成方等人返回金国抗金,有人则像是杂草枯木一样,慢慢走完自己的人生,从此再也不提背嵬军三个字。
多年之后,当年的背嵬军若是还有人活着,也是个近百岁的垂老之人。
背嵬军就像是一个符号,顶多在后世史书铭记岳飞的时候,偶尔提及,不费什么笔墨。
武成玉在潜龙窟重组背嵬军时,就曾经向宋木他们讲述了背嵬军的历史,讲述了背嵬军的光荣,在嘴遁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宋木等人逐渐将自己看做新的背嵬军,并以此为荣。
他们这只背嵬军不再只是敢死队,而是武成玉以后世理念结合岳家军练兵之法,以及传授高超武功,历经多年,不知投入多少资源才训练出的特种部队。
他们都等待着有一日,背嵬军的大名重新响彻华夏,再次让敌人闻风丧胆。
按照武成玉的计划,他们会跟武成玉一起在姑苏拉出一支队伍,以义军的老兵为教官,逐渐壮大,背嵬军会是武成玉未来手里的尖刀,所以未来几年内仍然需要蛰伏。
但当此时此刻,武成玉决定让背嵬军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宋木愣住了。
他是板上钉钉的背嵬军领军人物,小鹿的定位是参谋,李疙瘩更像是独来独往的杀手。
只有宋木有资格,也是最适合统领背嵬军的,他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只不过他也知道这一天本不应该来的这么快。
“发什么愣,你们这些小子在杭州大肆杀戮的时候,不就已经按耐不住了吗?既然如此,不如早些开始。”
宋木终于回过神来,他的身姿一直挺拔如松,这是武成玉让他们常年站军姿锻炼出来的肌肉记忆,不得不说后世那支军队,也是永远如此挺拔的。
但现在宋木已经不能用挺拔来形容宋木了,他整个人的精气神开始蜕变,身姿如故,脸上属于十八岁少年的青涩在一瞬间淡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坚定,以及杀气,一股只要愿意就能将一切碾碎的杀气。
宋木眼睛泛出前所未有的光亮,他右手握拳,放在心口处,向武成玉显示自己发自灵魂的忠诚,然后大踏步的走出房间,对着在外面等候的背嵬军少年们,发出了一声呐喊。
“背嵬之勇,向死而生。”,过于激动之下,宋木的声音有点破音,却像是擂起了背嵬军的战鼓。
这一句是背嵬军的口号,武成玉说过,当他们走出潜龙窟,当宋木喊出这一句时,就是背嵬军重新回到世间之日,所有人都在这一瞬间明白将要发生什么。
与此同时,所有人的精气神也如宋木一般蜕变,他们之前像是入鞘的刀,现在全部都出鞘了,锋芒毕露,杀气腾腾。
“背嵬之勇,向死而生。”,所有人用自己最大的音量齐声回应。
“换装。”,宋木再次下令。
背嵬军的少年们离开潜龙窟时身上都背着一个背囊,无论到哪都不离身,此刻他们纷纷解开背囊,里面是专属于他们的红色战甲。
考虑到背嵬军的特殊性,武成玉当年找到同官县的温夫人,找最好的工匠,设计出独属于他们的战甲。
血红色和古铜色相交,,前后心位置是护心镜,腰部是链甲,此外还有护臂和肩甲,腿上也带有护腿,甚至战靴脚尖处皮层里都嵌入薄薄的铁皮。
为了方便施展武功,其余部位都是皮甲,保证关节处的灵活性,
这套战甲的防护性在战场上不如铁质盔甲,以轻便为主,外形极为威武干练,唯一与后世有些相似的地方,则是右臂上多了一个盾牌型的臂章,臂章上绣着一只白虎。
白虎主杀伐,也象征着守护。
实际上这些战甲就像是这些少年们的制服一般,他们早就想要穿上这些制服了,却不想今天终于等到了机会。
待所有少年换装完毕,他们立刻列队,立正,报数,最后则是宋木走到武成玉面前:“报告,背嵬军集合完毕,请指示。”
这不是恶搞,而是武成玉对前世的致敬。
“段天德带了多少马来?”
“总共十几匹,这家伙是水军,没有那么多战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