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贵人(两章合一) (第1/2页)
一行三人出了办公室,三辆卡车就停在仓库大院,几名外贸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抽查检验罐头。
三人走到卡车旁驻足,吴绍辉背过双手询问:“还没检查完吗?干活怎么磨磨蹭蹭的,一点都不利索。”
外贸公司的员工哪里听不出言外之意,赶忙说道:“吴经理,我们已经完成了抽查检验,货品符合验收标准,正准备跟您汇报呢。”
吴经理满意的点点头:“商品价格统计出来了吗?”
“具体的数量还没有核对。如果是按照沈小姐提供的货物清单:番茄罐头收购价2.3元一罐,五吨价值23000元;青刀豆收购价2.8元一罐,七吨价值39200元;酸黄瓜收购价3元一罐,八吨总价值48000元。总货款为110200元。”
“这样的工作态度才对嘛,办事不能拖拖拉拉,一定要提高效率。一会儿就按这个价格结算吧。”吴绍辉说完,又对着一旁的沈亚楠问:“沈小姐,您看这样成吗?”
沈亚楠笑着应道:“吴经理,就按您说的办吧。”
李哲也暗暗算了一笔账:番茄罐头出厂价1.7元,青刀豆出厂价2元,酸黄瓜出厂价2元,总收购款七万七千元。再加上租赁仓库和一些其他的杂费,总花费在七万七千三百元左右。
那么这笔生意的纯利润就是32900元。其中李哲已经答应将两成的纯利让给二姐的长辈,也就是6580元,剩下的26320元,李哲四人按照比例分配。李哲拥有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收益,也就是13160元。
李哲仅仅是投资了三万元,几天功夫就获得13160元的收益,足见出口贸易的暴利。当然,这主要还是靠了二姐的关系,否则这种好事哪轮得到他们。
这也间接说明那两成的纯利没有白花,李哲甚至觉得自己给的少了。
如果不是二姐也投资获得了收益,他甚至想单独再给二姐一份。这种靠关系和渠道拿到的生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当然,现在说这话其实还有些早,因为李哲还没拿到货款,终究还不能完全放心。等钱回到了口袋里,那才是真正的赚了。
一旁的金百万和洪三也都是一脸欣喜的神色。
他们两个都投资了五千元,这次获利2193元。如果不是在场的人多,洪三甚至现在就想抽自己一巴掌,看看这是不是真的。
“吱——“
仓库铁门在吴绍辉的推拉下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大门刚开了个缝,一股刺鼻的气味迎面扑来——化肥的氨味、机油味,还有一股淡淡的霉味。
“吴经理……这仓库面积有多大?”李哲往里瞅了一眼。仓库的面积很大,高度将近十米,光线有些昏暗,隐约能看到堆满的各种货物,外包装上都印着俄文。
吴绍辉笑道:“多大?嘿,这个十号仓库不到八百平米,还算小的呢。”
金百万好奇道:“这么大的仓库能装多少吨化肥?”
吴绍辉掐指一算:“五六千吨没问题。”
“嚯,够厉害的啊!”洪三也有些被惊到了。
“哈哈,现在也没那么多化肥,这里面还装了不少其他农资,比如说农药、三轮车、拖拉机、木材等。”吴绍辉压低声音说:“你们想要啥,一会就能装车,办完手续后,下午就能拉走。”
化肥和农药李哲肯定是要买的,至于购买的数量,昨天晚上,他和金百万、老李就商量过了。优质化肥和农药是好东西,但也不能买太多,毕竟,这玩意是有保质期的。
超过保质期后,效力就会下降。
另外,存储也是个问题,如果存储不当,容易结块、挥发,影响肥效。
三人商量了一番,准备购置十吨化肥和300公斤农药。
李哲将需要的农资种类和数量告诉吴绍辉,对方核对价格后,得出了这些货物的总价:化肥12000元左右,农药4000元左右。
订购完农资后,李哲一行人继续往里走,见到了一排苏联农用车,有三轮车、拖拉机、收割机和大型货车。
李哲现在还没有一辆农用车,随着蔬菜大棚种植面积扩大,以后肯定会需要农用车,农用三轮车和拖拉机都是要购置的。至于大型货车体积太大,李哲反而觉得实用性稍弱,还是轻型卡车更合适一些。
李哲指着一辆农用三轮车问:“吴经理,这辆农用三轮车多少钱?”
吴绍辉瞅了一眼:“这辆车是改装型,运货量大,比较少见,价格是4500元。”
李哲又指着一台拖拉机问:“这辆拖拉机呢?”
吴绍辉走近查看:“这是MTZ系列,马力比较大,通常都是在一万人民币以上。您要的话,给9500人民币就行了。”
一旁的金百万拽了拽李哲,提醒道:“这种农用车还是买国产的合适,价格便宜,配件充足,也更适合咱们国家的运输需求。”
吴绍辉笑道:“金同志说的不错。这苏联的机械都是'又重又大',别管是货车、拖拉机,还是三轮车都比咱们国内的马力大、体积大、结构坚固、稳定性好,但油耗高,价格也更高,比较适合国营农场。
您要是在农村用,有些太窄的路都过不去。还不如买国内的农机合适。”
李哲虚心接受,准备有时间去逛逛国内的农机。既然早晚要买,早买早用。
看完农机后,一行人出了10号仓库,去了旁边的8号仓库。
仓库门被推开时,李哲闻到了混合着机油和樟脑丸的气味。吴绍辉的皮鞋尖踢开一颗螺栓,金属撞击声在空旷的仓库里回荡。
吴绍辉打开了墙上的壁灯,仓库里放着一排排汽车,有伏尔加、拉达、莫斯科人等。
吴绍辉快走了几步,指着前面的车:“沈小姐,左边的是伏尔加,右边的是拉达,您想买哪辆车,我给您介绍。”
沈亚楠答道:“我就只有四万左右的预算,你帮我推荐一款吧。”
吴绍辉想了想:“新车的价格是固定的,就算我给您内部价,差的也有点多。我建议您可以买二手车。”他指着一辆红色的拉达轿车,压低了声音:
“这辆车八成新,车况良好,原本价格在4万左右,不过,二手车的价格没有定死,我可以给您算三万元。”
沈亚楠有些担忧:“这二手车会不会出问题?我担心没开几日就有毛病了?”
吴绍辉答道:“这个您放心,我们收车时都验过,我给您保修一年,出了问题,您开回来,我们负责维修,您一分钱也不用出。”
沈亚楠有些心动:“我能试试吗?”
“当然可以了,您会开车吗?”
二姐答道:“我开过车,但没有驾照。”
吴绍辉拿着钥匙打开车门:“沈小姐,您请。”
沈亚楠上车后,插入钥匙,缓缓启动汽车。吴绍辉坐在副驾驶室给她引路:“沈小姐,往右边拐,那边的有空地,可以绕一圈。”
沈亚楠转动方向盘,汽车转向右侧。她神色看起来有些紧张,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
看她这副驾驶模样,吴绍辉在一旁也有些担心,提醒道:“这仓库比较狭窄,您开慢一些。”
沈亚楠没回应,在仓库里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停车的位置,只是并没有倒进之前的位置。
她下了车,绕着汽车四周转了一圈,问道:“吴经理,还能便宜一些吗?”
“沈小姐,这真是最低价了。您这辆车八成新,车况良好,原本的价格是四万。”吴绍辉又指着旁边一辆白色的拉达说道:“您看看这辆二手车,无论是外形还是车况、型号,都比您这辆差一大截,这辆车的售价也是三万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