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吃烤鸭 (第1/2页)
李哲支好自行车,“我在附近办点事,顺带过来看看你,咋样?黄瓜好卖吗?”
孙涛瞅了瞅四周,小声说,“前几天还成,这两天不咋好卖。”
李哲追问,“你觉得是啥缘故卖不动了?”
孙涛领着李哲离开摊子,走到后面僻静的地方,“来这个菜市场都是附近的居民,黄瓜刚上都图个新鲜。新鲜劲过了,卖的就慢了,再一个……”孙涛欲言又止,看起来有些为难。
李哲扬起下巴,“有话直说。”
“李哥,您在崇文门菜市场的零售价是六块钱一斤,我进价也是六块。我在这边卖七块才能赚钱,一开始人们不知道,时间长了,都知道崇文门菜市场的黄瓜便宜,人家就不来我这我买了。”孙涛搓搓手,讨好道,
“既然说到这了,您能把崇文门菜市场的菜价也提提不?这样我们从您那进货,才有赚钱的余地,你说是不是?”
其实这事不能怪李哲,是他们自己抢货把价抬上去的,可既然孙涛提了,顺口应道,“明天,我会把崇文门菜价提高一块。”这对李哲来说不是坏事。
黄瓜是他种的,别管通过哪个渠道销售,他都赚钱。
“李哥,太谢谢您了。您这边涨价,我心里就有底了。”
“老弟,其他摊主在我这进的黄瓜,你知道他们往哪卖吗?”
“李金霞家在朝内菜市场有关系,她也跟我抱怨过这事,说您这零售价和我们进货价一样,她那边卖着也别扭。
洪三有关系,他应该是往单位送,具体什么单位,什么价格,我不清楚。”孙涛略一迟疑,
“李哥,我多句嘴。这卖菜价格是一方面,有时也看关系。菜价大差不差,买谁的不是买,不得有个远近亲疏,至于人家咋走的关系,外人就不清楚了。”
李哲希望能扩展销售渠道,可不会抢手下经销商的渠道,有钱大家一起赚,盘子越大,生意越稳当。
不过,孙涛这番话,适用于供大于求的蔬菜行情,并不适合当下的反季节蔬菜。
孙涛瞅了瞅左右,压低声音,“李哥,我还有件事,得提醒您一声。”
“啥事?”
“最近几天,我娘在崇文门菜市场看摊,有摊主私下找过她。叫我们把摊收回来,别租给您了。”
“谁说的?马德?”上次摊主们串联,就是这货挑头。
“不是他,也不是从您那买黄瓜的摊主,是其他摊主,而且,也不止一位。”
“我也没碍着他们啥事呀?”李哲纳闷了。
“那指定没有。”
“我影响他们赚钱了?”
“那也没有。”
“那为啥不让我卖菜?”
孙涛说道,“红眼病犯了呗,他们卖的是两三分钱一斤的萝卜,您卖的是六块钱一斤的黄瓜。您觉得他们心里啥滋味?”
李哲笑了,“那就是损人不利己呗。”
孙涛反问,“这种人还少吗?”
李哲拍拍他肩膀,“谢了兄弟,我心里有数了。眼瞅着就中午了,咱们中午搓一顿,我请客。”
孙涛谢绝了,“今儿个黄瓜不卖完,赶明儿就不新鲜了,我得在这盯着。改天您得空,我请您。”
“那成,你忙着,我走了。”李哲骑上自行车,返回崇文门菜市场。
他熟门熟路的找到自家摊位,摊子上还放着六根黄瓜,老李坐在后面看摊,也不吆喝,眼睛直勾勾的在那坐着,不知在想啥。
“爹,干啥呢?”
“啊!”老李浑身一激灵,刮了儿子一眼,“暂住证办的咋样了?”
“申请表递交了,等着就成。眼瞅着中午了,咱收摊吃饭。”李哲对着一旁的马大娘说道,“大娘,跟我们一块吃点吧。”
“我带饭了,你们自己去吃吧,我给你们看着家伙什儿。”
李哲客气了一句,将六根黄瓜装进编织袋,驮着老李出了菜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