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驻扎分歧 (第1/2页)
半个多月急行军,大军至薛延陀境内,李承乾回忆起曾经搜索到唐初势力分布图,唐代的薛延陀部,大抵是现在的外蒙境内,包括贝加尔湖境内。
说到贝加尔湖,李承乾不禁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他的学生时代,正是华夏和大毛的蜜月期,电Zha还未兴起,那个时候出国旅游还是很安全的。
三月半的草原,积雪还没有化开,何况他们此刻距离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很近,冷风异常强劲。
随行官员一致认为,该就地安营扎寨,在薛延陀境内,满足皇帝征薛延陀的期望,后撤不过百里就是大唐境内,凡有不测,可随时回撤。
李世民自然不愿意,自从做了皇帝,憋了十几年,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就让他在这里看着别人打,自己不能上,拿他出来这一趟是干嘛?
大臣们拗不过皇帝,齐刷刷去找李承乾,正在大帐里总结薛延陀气候及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可能遇到的突发自然灾害。
左右路先锋大军领导人是李靖和李世绩,他跟李世绩不熟,但李靖值得信赖,写完了给李靖,以李靖得为人,会给李世绩普及的。
李承乾没有指挥过大型战争,所谓战略眼光,再没有经过现实检验都是纸上谈兵,他不敢乱来,也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长孙无忌、李靖、李世绩、岑文本、韦挺等人来了,一堆大佬,轻慢不得,李承乾收拾了案子,赶紧将人请了进来。
临时驻扎,环境简陋,帐内似乎没有能落座的地方,总不好让人坐沙地上,索性站起来同众人说话。
长孙无忌被众人推出来,说明来意:“殿下,陛下一定要继续往漠北深入,我等劝不住。”
李承乾表示理解,皇帝年轻的时候冲锋陷阵,稍微上点儿年纪,身体的虚亏就上来了,这两年皇帝头风发作的愈发频繁,所以第一世的时候,皇帝在这个时间段,老喜欢跑去洛阳躲清闲,留他在长安处理日常机要。
后来,他的谋逆案发,李泰没能按照皇帝的既定计划登上太子之位,到哪儿都要把李治带着,盯着李治处理朝政,工作量上来,身体衰败的就更厉害了,就这还不听劝告,非要去辽东浪了一圈,回来之后直接缠绵病榻了。
“所以,诸位的意思,让我去劝?”
长孙无忌道:“从前陛下是秦王,身先士卒也就罢了,如今是皇帝,老话说得好,君子不立危墙。臣等劝了,陛下说什么都不愿意听。”
“好,我去劝一劝,能不能劝住,另说。”
闲话了一会儿,长孙无忌打了头阵告辞,李承乾不算是话多之人,属于有事说事,无事闭麦的性子,一直自己找话题,饶是圆滑得长孙无忌,也有些招架不住。
众人离开之后,李承乾又坐下继续自己的总结。
师生多年,李靖和李承乾有自己的默契,方才离开的一个眼神儿,什么都不需要解释,李靖就明白李承乾点点头意思。
李靖有腿疾,李承乾并不怎么赞成折腾老人家,毕竟从前李靖在灭吐谷浑之后,李靖就不怎么愿意参与对外战争,要不是皇帝一句“司马懿”,李靖绝对就在家里养老到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