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江河入海处,华夏正青春! (第1/2页)
时尚是什么?你要往深了说,其实就是人们追求的潮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年的福利节福利周,至少这一段时间里面,华服各种系列设计,已然取代了一些传统的外国的奢侈品牌高定的地位。
当然,具体能否保持,延续,就不是陈默能决定的。
从侧面上来说,今年福利周期间,娱乐圈这边,各种活动上面,明星们出席活动的时候,穿戴带有明显的国风元素的高定占比增加了非常多。
主要还是在于福利周打造的氛围,已经蔓延全国,所以形成了一股风格上的潮流,而且每次只要穿新式的国风高定出席,总能收到不少关注和报道。
如此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首选。
毕竟,对于明星而言,那些奢侈品牌的高定反而就成了常规,而国风系列倒是成了异军突起。
潮流这种东西一直以来都是自上而下的。
娱乐圈的影响力,特别是对时尚潮流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陈默突发奇想借助自己在华国娱乐圈的地位和人脉,搞出来了这么个全明星华服大秀。
现在看来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一场《江河入海》,寓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汉服和其他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元素进行各种层面上的融合。
才是这场大秀的看点,不局限于旗袍,还有其他的少数民族服饰和传统汉服进行融合。
回到大秀现场,京城工体!
随着红毯环节结束,整个工体主会场瞬间陷入黑暗,观众席上的喧闹声戛然而止,所有人屏息凝神。
突然,一声低沉而悠远的编钟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仿佛穿越千年而来,在黑暗中回荡。
紧接着,舞台中央缓缓亮起一束耀眼的金色光柱,照亮了悬浮在半空中的巨型立体水墨画卷。画卷上,黄河奔腾咆哮,巨浪翻涌,如同巨龙怒吼;长江浩荡绵延,水波粼粼,宛如银蛇蜿蜒。两条母亲河的影像在画卷上交汇,最终凝聚成“江河入海”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笔锋如刀,气势磅礴。
蓦然一道苍劲的声音响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伴随着这句国人耳熟能详的《将敬酒》的诗句。
画卷左侧,黄河之水如同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巨浪滔天,汹涌澎湃,仿佛一条怒吼的巨龙,裹挟着泥沙与力量,冲击着两岸的山川大地。
在这奔腾的怒涛之间,突然浮现出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大禹治水的壮阔场景。
只见一道身披粗布麻衣,手持一柄巨大的开山斧,站在洪水肆虐的河岸上。他的身后,是无数先民,他们或扛着木桩,或抬着巨石,齐心协力,与洪水搏斗。
那道身影目光坚毅,挥动巨斧,劈开阻挡水流的山石。先民们紧随其后,凿山引流,疏浚河道。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对抗着大自然的狂暴,一寸一寸地开辟出新的水道,让肆虐的洪水最终驯服,流向大海。
这一场景,象征着华夏先民与自然抗争的勇气与智慧,也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治水兴邦,人定胜天。
现场的国人第一时间都不言而知,这道身影就是三皇五帝里面的大禹,而这一段大禹治水的画面,对国人观众来说自然不陌生。
黄河的怒吼与大禹的坚毅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股改天换地的力量,以及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源。
蓦然又一句诗句响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画卷右侧,长江之水奔涌东流,浪涛翻滚,气势磅礴。突然,江面上升起一片朦胧的雾气,雾气之中,渐渐浮现出一幅震撼人心的历史画面——赤壁之战!
江面上,战船密密麻麻,如同森林一般铺满整个视野。东吴的战舰高大威武,船头插着绣有“吴”字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曹军的战船黑压压一片,铁索连环,如同移动的城墙,压迫感十足。
火光骤然冲天而起!东吴的火船如离弦之箭,狠狠撞进曹军船阵,刹那间烈焰翻腾,黑烟滚滚。战船在火海中燃烧,木屑飞溅,桅杆折断,士兵们惊慌失措,有的跳江逃生,有的在烈火中挣扎。
而在战场的最高处,一位英姿勃发的年轻将领傲然立于船头——周瑜!他头戴纶巾,身披锦袍,手中轻摇羽扇,嘴角带着从容的笑意。尽管江面战火纷飞,他却镇定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随着他羽扇一挥,东吴水军齐声呐喊,战鼓震天,箭如雨下。曹军的战船在火攻之下接连沉没,樯橹(船桨和桅杆)被烧毁,残骸漂浮在江面上,场面极其惨烈。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的谋略与气度,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个赤壁之战的恢弘场面,在画卷上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这场决定三国格局的史诗之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