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汉服旗袍:停止内战,一致外卷 (第1/2页)
其实旗袍和汉服的融合设计,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陈默没有回答她们的问题,而是拿起手机打开小红书,上面有一个系列关于“旗袍搭汉服”的小红书笔记。
“你们来看看这个!”陈默说着拿给大家看。
莺莺燕燕地七个女人都纷纷好奇地围了过来看了起来。
这个“小红书笔记”晒出的图片都是旗袍汉服混搭。
“你们看,这个旗袍汉服混搭,从笔记结构来说比较简单,除了标题用口语化句子点出“旗袍搭汉服”以外,正文基本没有内容,图片也都是博主不出镜的照片。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点赞量都是由这个搭配组合以及图片产生的,也就是网友们想拥护某种爱好又说不出恳切理由时常常会乱引用的那句话“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哇,这个真好看!”赵莉影眼睛一亮。
其实她因为身材娇小的原因,平时穿旗袍很少,就算穿也大多都是民国学生风格的。
那种性感的高开衩的旗袍,反而不适合她。
可是看到这个旗袍混搭汉服,她顿时就感觉非常棒。
“对,有些旗袍单独穿的话,因为开衩的原因,显得性感大于优雅,让人很容易产生一些性感的联想,反而忽视了那种优雅,可是你们看这个,旗袍搭配马面裙,虽然少了点性感,但是却给人的感觉就是纯纯的优雅和美了!”赵莉影说道。
范彬彬突然拿起手机找到了以前的一部剧。
“你们看这个,算不算是最早的旗袍混搭汉服?”范彬彬拿着找到的差不多是二三十年前的古装剧里面的服装说道。
“真的是哦,我记得这个叫汉服“短曲裾”吧?”高媛媛问道。
范彬彬点了点头道:“对,就是这种汉服“短曲裾”!”
陈默也凑过来,随即就笑了。
他还真的研究过这个,主要是这段时间和设计师们聊的比较多,所以知道的更多一点。
“这个啊,好像是早年流行过的“短曲裾”,本身的缠绕形态将其刻意打造成为腰臀不偏紧、下摆散开的形态,这种上紧下松的鱼尾式审美偏好就已经初露端倪。
这类曲裾一度还被单独命名为“鱼尾曲裾”将本来需要一件衣服完成的效果分拆成了两件来完成,即“短曲裾”的部分负责“紧”,下面的裙子部分负责“松”。
裁剪难度上大大降低了,穿着效果后的“鱼尾”也更加明显。”
“其实本质上就是一场包裹在汉服外皮下的对于鱼尾曲线礼服的热爱。
因为曲裾短一截、露出里面的裙子或裤子的款式搭配其实出现得很早很早,尤其在二三十年前的古装剧里,因为曲裾绕襟式古装戏服如果要求长度恰好盖住鞋面的话,是很难恰好匹配演员的身高,所以搭配裙子或裤子来做长度调解的做法就很常见。”
“对了,其实2003年公认的穿汉服上街第一人王先生也是穿了这样一身搭配!”陈默想到这个,调出了当年那位王先生的穿搭。
只是大家一看到就忍不住笑了。
“这就是穿汉服上街第一人啊?不过,他干嘛穿着皮鞋啊?”刘一菲顿时就忍不住笑了。
其他人也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所以,你早就想好了?”高媛媛突然问道。
陈默点了点头道:“从文化和根源上来说,旗袍当然不属于汉服,但是旗袍同样的也属于华国的特色服饰。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一切仿古服饰也都是当代流行服饰。
这些争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的最后一场秀,本来原定就是旗袍秀,不过,现在看来,虽然这些争论的确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毕竟还是有争论的,所以倒是的确要改一改。”
陈默最初的想法是,汉服也好,旗袍也罢,都是属于华国的独有的特色服饰。
那么放在《华服千年秀》里面也是顺理成章。
但是看到这么多网友争论,倒是不能不顾虑一二。
因为从根源上面来说,汉服属于是汉族传统服饰的统称,历史悠久,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是旗袍最初却是满族的特色服饰,只是在民国时期经过改良之后,变成了后来的旗袍。
可是根源上来说,的确不属于“汉服”范畴。
为此,倒是不好放在一块了。
不过,如今的旗袍、如今的汉服都只算是某种计量方式下的“新中式”服装设计,爱好群体和商业资本又是高度重迭的,出现“混搭”是顺理成章的。
想到这里,陈默拿起电话来,给《华服千年秀》的负责人打了个电话。
最初的时候,最后一场“旗袍秀”其实就单纯的只是旗袍秀,可是现在看来,倒是需要增加一块混搭秀了。
至于设计师们来不来得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