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 章 千古难替 (第1/2页)
苏辙人麻了。
心中刚刚升起来的些许感动瞬间烟消云散。
什么叫做以后也请继续保持?
到底谁才是哥哥谁才是弟弟啊!
弟弟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将我的感动还给我啊混蛋!
苏辙看着眼前嬉皮笑脸的苏轼,眉角不断抽动,以后谁再管他谁就是狗!
天幕下许多人紧张的抬起头,接下来会是谁呢?
应该会有范文正公吧?
【王安石】
【那年的律法第三行,在落款写了一个王,若王安石是一座墙,那定是一座南墙】
【他想救这个天下,想传下一段佳话,可一代人的白发,也不过青史一刹】
...
【他与他那位仲永,人生似是两种,一种是选了等一等,一种是一腔孤勇】
【荆国公啊荆国公,也非是一切成空,你想要的那场风,已尽在你的文中】
“原来是王半山。”
“感觉没什么问题,但感觉又好像有点不对劲,就文学上的成就他应该不如其他几人吧。”
“你在说什么鬼话,介甫先生有没有资格何需你来置喙什么,撒泡尿照照镜子,凭你也配谈论介甫先生,不知所谓。”
“你!”
宋仁宗时期。
司马光脸色复杂的看着身侧的王安石。
“介甫,恭喜你了。”
“虚名罢了,不值一提。”
王安石对着司马光拱手,心中却还是有些得意。
不是因为上了这个榜,而是因为司马光,这个他斗了半辈子的朋友。
能看到他吃瘪对着他恭维,王安石心中如何能不高兴。
“哼~”
司马光轻哼了一声,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果然人不喜欢狗不是没道理的。
“我会一直盯着你的,你最好把你手下那群人给管好,但凡有什么纰漏,我就狠狠参你一本。”
司马光其实也不是反对改革,天幕出现后他更加明白了改革的重要性,他只是认为不应该大动干戈,应该用更加温和的手段。
他认为国朝制度虽有问题但根基未坏,远没有到用猛药的时候,百姓疾苦应该在国家富强之前。
如王安石此前的做法,根本就是损民之利以填国库。
事实也证明如此,王安石最后失败了。
再看看人家张居正的改革,哼哼,果然王安石就是逊啊。
想到这里司马光也不在意了,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瞥了一眼王安石。
龙椅上。
宋仁宗赵祯已经有点懵了。
目前已经出现的七位,唐朝占了两个,宋朝占了五个。
这倒也没啥,关键是其他五个人全部都在他的手下!
不会最后一个也在朕的手下吧?
一想到这赵祯就忍不住呼吸一滞,如果宋朝的六位八大家全部都在他的手中,那他这个皇帝当的还需要说吗?!
顶!
如果不是他这个皇帝当的好,如此多的人才又怎会在他的手下井喷呢?
不只是赵祯想到了这个事情,朝堂上其他人也同样反应过来了。
这些名字他们不仅熟悉,而且不少人都跟他们见过面,喝过酒,论过文!
许多大臣的脸色在这一刻十分复杂,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经常一起喝酒吹牛的朋友,忽然有一天牛的不像话。
一方面既有些与有荣焉,以后出去还能说一下,天幕上说过的唐宋八大家,就那谁谁谁,我们经常一起喝酒呢。
另一方面也有些失落,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兄弟的成功更让人揪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