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6章 唐宋八大家 (第2/2页)
李世民听的简直想杀人,天幕上除了出现画面外,还详细写出了这些人的籍贯、所处的时期,当时的皇帝是谁。
李贺、韩愈、柳宗元的遭遇怎么都如此坎坷。
唐德宗年间。
柳宗元听到这里的时候心中的苦闷稍解。
原来他的心早如他写的那篇小石潭记一般冰冷,但现在心中的冰雪确有解冻之势。
他泪眼盈眶的看向了天幕,对着天幕弯腰重重行了一礼。
能被如此肯定,他这一生无憾矣,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韩愈听到柳宗元的名字出现时,比听到他自己的名字还要高兴,整个人激动的手舞足蹈。
“子厚!是子厚!”
“他也上了这个榜了,好,好啊!”
一瞬间韩愈心中万分认同这个榜单的含金量!
“吾要去寻子厚,吾要去寻他!”
韩愈听完柳宗元的词后心中一阵惊恐,他如何听不出来词里面的双重含义。
只走了四十七步岂不是代表只过了四十七岁!
算算时间,子厚已经没几年好活了!
“丸辣!”
唐宪宗李纯人麻了!
韩愈、柳宗元包括李贺竟然全都在他这一朝!
如果是谱写了一段君臣佳话那他自是无比欣喜,但现在这三位的经历都如此坎坷,他绝对要被骂惨了。
太宗看了不会要找我算账吧!
可问题是他觉得他在位上干的还不错啊!
他自认在位时励精图治,重振了皇权,削弱了藩镇,百姓的生活也比以前好多了,大唐在他的手中一度有中兴之势。
现在他成昏君了?
不,这肯定不是朕的问题,一定是有小人在作祟!
怪自己是不可能怪自己的。
不等众人细细思考下一位八大家出现在画面中。
欧阳修!
【北宗的古文之风,仅差这一盏明灯,而欧公这位醉翁,终未是醉在酒中】
【用儿时那根荻杆,去朝堂较个长短,来笑谏官竟无胆,只一味知道躲闪】
...
【这四十年里为官,看二十年的心酸,而这座文坛的山,送一辈到了云端】
【他那年任了主考,有数个文章及好,千古一榜旧人老,道诸位来的真巧】
“是醉翁!”
“永叔先生!”
“文忠公请受吾等一拜!”
...
宋之后的时期许多人听到欧阳修的名字并没有任何意外。
要是连这位文坛宗主都上不了榜单,这榜单也便没有任何含金量可言。
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家之言的野榜,并无任何权威。
并不是欧阳修需要用这个榜单去为他扬名。
而是这个榜单因欧阳修这三个字才有了足够的分量!
许多人纷纷起身郑重对着天幕一拜,既拜的是天幕,更拜的是欧阳修。
有宋一朝欧阳修可是许多文人的伯乐和座师。
唐朝文人:“......”
不是,这就没了?怎么突然就跳到宋朝去了?
我们大唐才上了两位,会不会哪里搞错了什么啊!
回来啊!
心态崩了!
整个大唐王朝近三百年,无数才华横溢之辈,有些更是盖压一朝!
许多人本来满心期待着自己能够上榜,结果竟然只出现了两个就没了。
直接将他们的幻想击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