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和琳 (第2/2页)
那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虽说样貌看上去还算年轻,可须发却已然斑白,显得颇为沧桑。
此人,便是和琳的幕僚——范修。
范修敏锐地察觉到了和琳微微蹙起的眉头,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伸手拿起桌上的茶壶,动作娴熟地倒了一杯茶,然后递到和琳面前,轻声说道:“大人,看您这心绪不宁的样子,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和琳闻言,双手连忙接过茶杯。
对于范修,他丝毫没有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下属,而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怠慢。
他彬彬有礼,此刻欲言又止,轻叹一声说道:“范先生,我……哎。”
说着,和琳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纠结之色。
范修虽说跟随和琳做事,但实际上,他是和珅特意为和琳安排的得力帮手。
他与和珅的关系极为密切,对于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早已经了如指掌。
此刻,他看着和琳苦恼的样子,微笑着说道:“大人,您可是在为使节团的决策之事而忧虑?”
和琳微微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说道:“没错。我身为使节团的正使,本应手握大权,可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决策权,反而还要处处听从福康安的命令。”
“这……这让我情何以堪啊!”
说到这里,和琳的双拳不自觉地攥紧,眼中难掩愤恨之色。
要说和琳为何如此气愤,原因其实并不简单。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这个正使有名无实,毫无权力可言。更重要的是,他与福康安之间,有着一段难以化解的仇怨。
两年前,和琳奉命前往漕运一线进行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他发现福康安竟然从湖北运输了大量木材,这些木材严重阻塞了运河的正常通航。
和琳认为此事性质恶劣,当即向乾隆弹劾了福康安。
而和珅得知此事后,也趁机在一旁推波助澜。
最终,福康安因此事受到了乾隆的重罚。
自那以后,两人便结下了仇怨。
如今,和琳好不容易担任了使节团的正使,本以为能够大展拳脚,可万万没想到,竟然要在仇人福康安的手下做事,而且还没有任何实际权力,反倒是要受制于敌人。
这让心高气傲的和琳,如何能够咽下这口气?
他越想越是难受,怒火也越烧越旺。
然而,就在和琳满心愤懑之时,范修却突然“哈哈哈”地大笑起来。
他一边笑着,一边手中不停地把玩着手中的茶杯,那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与和琳的焦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范修的这一举动,让和琳感到万分不解。
但和琳并非那种脾气暴躁、动辄发怒的人,他强忍着心中的疑惑和不满,语气谦恭地问道:“范先生,可是我哪里说错了话,让您觉得如此好笑?”
范修把玩着手中的茶盏,脸上似笑非笑,缓缓说道:“大人,您不妨仔细想想,您这份差事,究竟是谁为您争取来的?”
和琳闻言,微微蹙起了眉头。
不过,他还是很快便爽快地回答道:“是家兄。”
范修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那在您心中,部堂大人是个聪明人吗?”
和琳一脸正色,毫不犹豫地说道:“家兄自然是聪明绝顶之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说到这里,和琳的脸色突然一变,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这才意识到,这份差事是和珅千方百计为自己争取来的。
既然和珅明知自己与福康安之间有仇,却还是安排自己与福康安共事,而且还是这样一个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那么,兄长此番安排,究竟有着怎样的深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