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0章 创伤性缄默 (第2/2页)
周柒柒看着说明上的署名,“翟欣欣博士,也太细心认真了。”
周柒柒忍不住感叹,这颜色分类法,就算被打乱了,也能根据颜色标签轻松归纳回来,省了天大的麻烦。
沈振邦也凑过来看,连连点头:“真是雪中送炭!这份人情太重了,回头我们一定要好好谢谢人家!”
秦佩兰催促道:“谢是肯定的,不过那都是后话。咱们现在赶紧照着这个颜色,把资料分一分吧?”
“好!”
周柒柒深吸一口气,三人立刻动手,按照颜色标识,很快将堆积如山的资料整理成了几摞,瞬间就显得条理清晰多了。
在整理过程中,周柒柒还发现了一份装订好的总结报告,看样子是翟墨博士团队特意为舟舟的情况撰写的概要。
她翻开一看,里面都是些艰深的专业术语,长长的英文单词一个接一个。
她是读过大学的,英文还是能看得明白的。
但是却也不能这么明显的表露出来。
毕竟原身可是一个小学都没念完的农村姑娘,哪能认识这些?
不过没关系,她还有个“外援”呢。
她扬了扬手里的总结报告,对老两口说:
“爸妈,这份像是总纲,我拿去给莹莹看看,她英文好,请她帮忙翻译出来,咱们心里就更有底了。”
“好好好,你快去,这些资料有我们呢,保证按颜色分得清清楚楚。”老两口连声应着。
周柒柒拿着那份总结,快步去了朱莹莹家。
莹莹正在家里翻译外文书呢,一听柒柒的来意,立刻把自己的活儿推到一边,接过资料就读了起来。
报告中专业术语确实很多,朱莹莹为了确保准确,不时查阅厚重的词典,斟酌字句,花了将近一个钟头,才仔仔细细地翻译完毕,写满了好几页信纸。
借着莹莹的笔,周柒柒才真正看明白。
原来舟舟得的这种病,有个正式的名称,叫“创伤后应激障碍”。
报告里说,这是前年,也就是1980年,才被丑国精神医学学会正式承认的一种病。
而舟舟这样,受了巨大刺激后不再开口说话的情况,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种,叫做“创伤性缄默”。
报告里还强调,这病治起来非常复杂,千头万绪,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准确地弄清楚,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这孩子变成了这样。
知道了病症的根由,周柒柒心里却更沉了。
心理上的毛病不比感冒发烧,万一治错了方向,那真是能把人往深水里推。
这可有点难办了。
关于舟舟出事那天的具体情况,沈淮川之前也只跟她说了个大概,许多关键处都模糊着。
现在把他从部队叫回来问,显然不现实。
最知根知底的,恐怕还是沈家二老。
当初是他们第一时间赶去处理的后事,也是他们把舟舟从那个惨烈的地方接回来的,没人比他们更清楚当时的情形了。
但这事儿太过残忍,是沈家一道血淋淋的伤口。
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周柒柒能感觉到,全家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提起,一方面是怕勾起伤心事,更主要的,恐怕还是担心秦佩兰的心脏受不住这个刺激。
“要想问,只能找机会单独问公公,绝不能让婆婆察觉...”
可老两口平日进出都在一起,寻个单独说话的空隙还真不容易。
一旁的朱莹莹听了,放下笔就笑了:
“这有啥难的?喏,这儿不还有好些带外文的资料吗?你让阿姨拿上这些,说来帮着我一起辨认辨认,把她支到我这儿来。你呢,就和你公公在家里整理别的资料,这不就分开了?”
周柒柒一愣,随即拍了下自己额头:
“可不是嘛!这么简单的法子,我咋就绕不过弯来...”
“你这是心里装着事,关心则乱。”
莹莹体贴地说,“放心吧,阿姨交给我,我保准把她哄得好好的,你安心去问你公公。”
按着莹莹的法子,事情进行得很顺利。
秦佩兰一听是为了舟舟的病,二话没说,抱着一摞外文资料就跟着莹莹去了她家,一点没起疑。
院子里安静下来,只剩下周柒柒和沈振邦。
沈振邦活了大半辈子,眼里看得明白,知道儿媳妇这番安排必有缘由。
他看着秦佩兰走远了,才转过身,目光沉稳地看向周柒柒,说道:
“柒柒,这里没外人了,有啥话,你就直说吧。”
周柒柒把翻译好的报告递过去,说道:
“爸,专家说了,要帮舟舟,第一步就得弄清楚当初,当初到底发生了啥事,越详细越好,我知道这事让您难受,可...”
沈振邦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那些被他努力封存了两年的痛苦画面,又一次逼近眼前。
他沉默了片刻,长长吸进一口气,又重重地吐出来,说道:
“好吧。”
“事情,还要从七年前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