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老的我知道 (第1/2页)
看着那土沁的位置,罗旭不禁露出一抹无奈。
因为这里原本的字雕,已经几乎全被沁色遮挡住了,只留下边上的三个小点。
看是看不出来了,只能靠猜了。
看着那三个小点儿,罗旭暗暗推断,有可能是三点水,又或是……走之底。
可关键的是……那“赠”“少”二字好像毫无关联,就算自己猜出第三个字,恐怕也很难猜出意思。
无奈之下,罗旭便将注意力又转到了玉佩背面的几个字。
淮左,曾周,戊辰年夏。
淮左,应该指的是淮南东路,这是宋朝版图上的一块,也就是如今江苏长江以北一带,这块玉佩能看到北宋,这倒是可以对得上。
至于曾周……更像是人名,不过罗旭显然并没有听过,毕竟在古代不会每个人都是名人,也许只是个普通人的名字。
要真是那样,这块玉佩或许并没有太大价值,当然,几万块还是值得的。
当然,这都是猜测。
也许曾周还有其他意思,不过此刻,罗旭却很难想出来。
紧接着……便是戊辰年夏。
罗旭脑中飞速运转,想着北宋时期的戊辰年是哪一年,所以只要想出一个,再用一甲子进行加减便好。
找到一个年份,罗旭便推算了出来,北宋戊辰年分别是公元968年、1028年和1088年!
随后,他便开始想,北宋年间的这三个年头,有什么历史大事件。
当然,即便想出了,还要和这上面的字雕说得通才行,不然想出一大堆也是没用。
968年应该是北汉皇帝刘钧死了,宋太祖见有机可乘,便发兵讨伐,但军事上的事,似乎很难和这块玉佩联系起来。
想到这,罗旭直接放弃了968年。
而1028……北宋减免赋税?调整三司?
罗旭又看了看这几个字,似乎也不太可能。
便只剩下公元1088年了。
元佑三年,北宋应该是在做贫民安置,宋哲宗决定恢复广惠仓制度。
想到这,罗旭不禁倒吸了一口气,甚至抓了抓脑袋。
难道这就是一块普通的北宋玉佩?
民间书生的?
罗旭显然不甘心,这玉佩雕工上乘,若是在北宋年间,真的不像普通人能用的。
不对!
自己的思路方向似乎错了。
既然是文人佩,似乎还是要想想文人啊!
“小罗,怎么?看上那块玉了?”
这时,谢作云开口问道。
毕竟能让罗旭看上眼的物件儿,一般都不简单。
罗旭这才回过神,第一反应便是将玉佩放了回去。
不行,屋里人太多,都得防着点!
“哈哈,就是随便看看而已。”
宋翰彰闻言则撇了撇嘴,露出一抹轻笑。
他擅长的领域很广,比如瓷器、字画、铜器和玉器,那一柜子古玉都是他亲自收的,自然也十分了解。
那几十块玉中,罗旭所拿起的一块,是最为普通的。
虽然有字雕,但上面的字并不能证明是名人玉佩,所以应该是来自于普通人,字雕虽加分,但属实有限。
若是普通玉佩,便要比的是工艺和玉质,不得不说,那块玉的工艺不错,但玉质却是和其他几块古玉没法比,如果按照市价来算的话,就是几万块的物件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