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找个买主 (第1/2页)
被罗旭这么一夸,叶姗姗当真是不好意思了。
忙在桌下拉着罗旭的袖口:“行了行了,这么多人呢!”
“哈哈哈!我没开玩笑啊,至少你这点本事,比你老舅强啊!”
罗旭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那个包袱瓶。
“今儿姗姗真是给了我一个惊喜,的确,这一圈金是真金,想必王姐也看出来了,这点金可是能提价的。”
王敏笑了笑:“大旭,你跟姐说句实话,姗姗真是刚入门,只看了些书?”
罗旭点点头:“这我绝对可以证明,我可从来没教过我媳妇儿!哈哈!”
“那简直是个小天才啊,我说句实话,小时候我没少和我们家老爷子学,这器型还真是疏忽了呢!”
王敏笑道。
“哈哈,主要这细节不太影响价值,不过姗姗能看到细节,当真是不容易!”
罗旭说着,指了指手上的包袱瓶:“说起来姗姗也是有运气成分,其实这画片儿并不是判断民国时期的标准,而是彩,要知道民国粉彩有着自己的特色;
说到画片儿,康熙时期的确更注重国风,但到了乾隆爷,已经接受了不少西方审美思想,开始烧制一些颇具西方特色的画片儿,就比如这两面的牡丹鹌鹑和喜鹊登梅枝!”
听到这话,叶姗姗心里不禁激动。
要知道,这可是自己男人啊,那么牛逼的讲解,她当然觉得脸上有光。
“那……大旭,按你这么说,这瓶除了彩,就完全符合乾隆时期特征了吗?”叶姗姗好奇地问道。
罗旭微微一笑:“这是当然,这明显就是仿制,所以必须要符合所有特征啊,包括金圈、画片儿和底款,要不怎么叫寄托款呢?”
众人闻言都是点了点头。
袁杰道:“的确,大家对于仿品的意识和注意力,其实更多停留在现代仿品,其实古代到民国都是一样,后代仿前朝,自然是要尽量做到淋漓尽致!”
罗旭笑道:“袁兄说的没错,而且这包袱瓶的器型,就是创烧于清早期,在乾隆时期非常盛行,所以从这也能看出来仿的是乾隆,但这个瓶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器型稍扁,其实乾隆时期很少有这样的瓶型,所以我们更能确定,这是寄托款,而并非仿造的赝品!”
“大旭,那凭嘛就说这是民国仿的,不是现代仿的?”徐文斌问道。
罗旭闻言竖起拇指。
“斌子,你算是动脑子了!一来我们看包浆,很自然,虽然不像清代的物件儿那么厚重,但这一层还是足以让物件儿变美,当然,最重要的则是底款!”
罗旭说着,把瓶翻过来指了指落款。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矾红篆书款,落笔顺畅,其中又带颜色变化,其实这样的款,我们就可以认为是老的了,现代来说,除了顶级仿品,几乎做不到这种水平,当然,如果真是顶级仿品,成本也是不低的,做这样路份的物件儿可以说没利润,甚至会赔钱,那你说谁还会做?”
听到这话,徐文斌点了点头:“这倒是,那帮做假货的,要么是低劣仿品,要么就是国宝级,赔钱买卖谁干啊!”
罗旭点头而笑,旋即看向了王敏:“王姐,这东西你想出十万对吧?”
“啊?”
王敏连连摆手:“可不是啊!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不够的姐再去凑,兄弟,你要是多给,姐肯定不乐意,我……”
罗旭抬手没让她继续说下去,微微一笑道:“姐,我给你透个底吧,这东西能值十万,但终究是卖价,所以收价应该就是七八万到十万之间,不过……我觉得你能赚更多点儿!”
“不行!你要这么说,姐就要最低价,因为你开店不是做慈善,不可能高价收,然后没利润了啊!”
王敏闻言便立刻拒绝。
听到这句话,叶姗姗心里也颇有感触。
这王姐,真是个好人。
其实叶姗姗和罗旭之间,一直都在胡同里,再多也就是加上斌子、林娜和蓝菲这些社会关系。
对于罗旭生意上的事,和其他朋友,她的了解并不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