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俗人居 (第2/2页)
其中值得一看的也就是银圆,不过大多普品,没必要买。
所以除了中途在一个卖蝈蝈的摊子停留了一会儿,罗旭几乎是没有停下脚步的。
燕京、天州一带的人,除了玩物件儿的多,还有一个便是玩虫儿!
尤其是秋虫儿,也叫鸣虫儿,什么蛐蛐、蝈蝈、竹蛉,但凡叫出响儿来好听的,就会有人玩儿。
这传统自然来自早年间,饭都吃不饱的年间,要是还能玩鸣虫儿,那必定是有钱、有身份的,不说皇亲贵胄吧,也是富家子弟。
久而久之,玩鸣虫、挎鸟笼,也便成了玩主的讲究!
那卖蝈蝈的是个农村老头儿,推着一辆二八大杠,后架上支着两根竹竿儿,上面挂着足有百十只蝈蝈。
见罗旭有兴趣,老头儿还特意拿出了几只让他看,头大、肚大叫声大,四肢看上去就是两个字,有劲儿!
不得不说,在国内北方玩儿蝈蝈的多,罗旭还真没想到,这南方的虫儿,竟然质量也那么高。
不过可惜罗旭也不懂养,而且又在沪上,不然非买一只回去给方老爷子解闷儿。
离开蝈蝈摊子又转了转,肖凌柯也看出了罗旭兴趣不大,便提议进入古玩城。
走进古玩城,罗旭才发现肖凌柯说的还真没错,从外面看不觉得,可一进来,这古玩城还真是不小。
从负一楼到四楼,几乎都是以古玩店为主,虽然热闹程度不及外面,不过精品率的确提升了。
罗旭随意转了几家,倒是看见了几个不错的物件儿,但询价后便没有了欲望。
这也正常,能开古玩店的怎么说也都是行里人,对于物件儿的价格把控很精准,想捡漏……难!
当然,如果碰见非常喜欢的物件儿,罗旭也不介意市价购买,关键是的确没碰到。
云洲古玩城的五到六层,主要是邮币卡交易,也就是邮票、钱币和稀有卡牌的店。
如今邮市的走势几乎不用多说,曾经忽悠了万千集邮爱好者之后,便一落千丈,如今不说价值如何,就连交易保障都有些困难。
至于钱币……其实大多数都是千元的袁大头,偶见几个精品、稀品,价格也是高得离谱。
当然,还有一些铺子,专门卖各种卡片,玻璃门上贴满了各种球星卡、明星卡,罗旭甚至看到了传说中的干脆面水浒卡……
索性,他便直接去了七层。
相对于下面几层,古玩城七层明显安静了不少。
除了那些行家,专门来捡漏、挑物件的行里人,凑热闹的几乎不会上来了。
四人一路又转了几家,倒是和下面无异,东西不错,可价格略高。
若是用来收藏,罗旭看不上,可放在荣楼去卖,又没什么利润,也便是鸡肋了。
直到远远看向一个店铺的招牌,罗旭不禁被勾起了兴趣。
只见那店门之上,悬着一块黑色牌匾,黑底金字洋洋洒洒。
俗人居!
“肖凌柯,你看那家店,有点儿意思啊!”罗旭咧嘴笑了笑,说道。
肖凌柯顺势看了过去,点了点头:“俗人居,这家店我知道,老板姓李,今年也快七十了,他们可是上三代卖古玩,他父亲老李先生八十年代就在西藏南路和会稽路交口摆摊卖物件儿!”
“呦呵!这可真是老黄历了啊,要不说起个这么有意境的名儿呢!”
听完肖凌柯的话,罗旭对这俗人居更是好奇了。
“没错,八十年代末,沪上文物局开始管理露天市场,老李先生的摊子就搬到了黄浦那边的东台路,后来也就成了东台路古玩街,不过可惜去年关了!”肖凌柯耐心介绍道。
罗旭露出一抹笑意:“走!咱去拜会那位李先生,看看有没有什么稀罕物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