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牌照到手 (第1/2页)
初为人夫的陈默并没有在蓉城停留太久,五一节刚过完便带着胡笳飞回了鹏城。
毕竟两人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五月的午后,空气里已经蒸腾起暑热的前奏。
华兴坂田基地A区顶楼的小型战略会议室,厚重的遮光帘隔绝了外面白晃晃的天光。
只留下中央空调送来的凉爽以及长条会议桌上几杯清茶氤氲出的淡薄茶香。
车BG的三位巨佬 —— 总裁徐平、分管营销与质量的副总裁姚尘风、分管技术与产品线的副总裁陈默,呈三角之势端坐。
徐平惯常把玩的那只紫砂小壶搁在手边,他也不嫌烫手;
姚尘风面前摊着一份翻到卷边的产品定义书,目光来回地在“智驾功能边界”几个字上反复扫过;
陈默则靠在椅背里,指节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叩着光洁的胡桃木桌面,视线沉静地落在刚走进来的政策与标准专利部总监王宏斌身上。
王宏斌年近五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深灰色西装熨帖得不见一丝褶皱,手里捧着的笔记本电脑像捧着圣物。
他走到预留的汇报位,将电脑内容无线投射到主屏幕,动作显得刻板又精确。
“徐总、姚总、陈总,各位同事,”他的声音平稳,却清晰地穿透了室内的沉静,“鹏城市政府于上月,也就是2018年4月30日,正式颁布实施了《鹏城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
屏幕上显示出红头文件的扫描件,鹏城市人民政府的鲜红印章赫然在目。
“这份《规范》,意义重大。”王宏斌的激光笔红点精准地落在文件的关键条款上。
“它首次系统性地明确了在鹏城行政区域内进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申请条件、审核流程、测试管理、事故处理及数据监管等核心框架。
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道路测试和后续的商业化探索,铺平了最关键的制度轨道。”
他说话时每个字都咬得清晰有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规范》明确设立了技术评估、专家评审、联席小组审核的三级把关机制,对申请主体的技术能力、测试方案完备性、安全冗余保障和风险应急预案提出了极高要求。
同时,对测试车辆的数据记录、远程监控、驾驶员接管能力等,也做出了强制性规定。
这标志着鹏城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法规先行区建设上,迈出了实质性、标杆性的一步。”
激光笔的红点向下移动,最终定格在文件末尾的发布日期上。
“而就在今天上午,”王宏斌的声音陡然拔高了一丝,带着郑重,“鹏城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联席工作小组,召开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授牌仪式。”
屏幕上画面切换,是一张现场新闻照片。
背景是鹏城市政府大楼的某个会议室,红底金字的横幅上写着“鹏城市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发放仪式”。
几位市领导面带笑容,正将一块块设计简洁、印有“鹏城·智”字样的深蓝色牌照,郑重地交到几位企业代表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