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帝对雍正的承诺,雍正放心禅位! (第2/2页)
弘晈跟着问道:“要退位给谁?”
王廷成也朝弘皙看了过来。
弘皙突然暴喝一声:“还问什么问,如今又不是没有太子,既然要退位,不是退位给太子,难道还会退位给别的人吗?!”
众人皆沉默了。
他们记忆中,弘皙基本上不发脾气,不会大声吼谁。
但这次,弘皙回来后,突然就吼了他们。
这让他们很纳罕。
而弘皙很快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也就恼恨地摇了摇头,接着就向弘升和弘晈等拱手:“诸位见谅!我现在实在是心情不怎么好!”
“皇父的心思,真的好难猜,好难猜啊!”
弘皙接着就忍不住在心里叹息道。
……
“朕也猜不透宗室中一些人的想法,他们为什么就那么喜欢煽风点火,幸灾乐祸。”
“大清要是被他们这样折腾得亡了国,对他们到底有什么好处?”
“按理,最不希望大清亡的应该是他们,偏偏他们才是最爱毁我大清社稷的那批人。”
雍正在见了弘皙和弘春后,就在弘历搀着他在湖边行走时,也懊恼地提到了在见了弘皙和弘春,知道弘春挑拨弘皙后的感受。
弘历微微一笑。
他自然懂得雍正这种敏感细腻的人,其实控制欲很强,越是跟他关系近的人,越是被他寄予厚望,而希望这人更加接近于圣人,而不能容忍这人有瑕疵。
允禩、弘时都是因为一次又一次没有变成雍正心目中的八弟和长子样子,而被他处置的很严厉。
唯有老十三一直在尽量按照雍正的要求来,让自己各方面都表现的很完美,而一直得雍正的信任和看重。
所以,弘春这位亲侄子表现的不好,也会让雍正很气恼感叹,进而还延伸到了对整个宗室群体的不满来。
弘历现在不想自己继位的事出现波折,也就顺着雍正而面带忧色说:“阿玛说的是,儿臣即位后,估计最难的就是,如何面对这些虽然年龄长了但觉悟没怎么长的宗亲!”
“但儿臣不怕!”
弘历接着又主动看向雍正,神情坚毅地回了一句。
他虽然要说出与雍正感同身受的话,但是不能露出怯色的,那样也会让雍正不满意。
毕竟,雍正对子侄的要求都很高。
雍正因而就笑了笑,指着前面一六角亭说:“扶朕过去坐下吧。”
“嗻!”
其实,雍正自雍正九年后,在宫中行走就需内侍搀扶。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朕足软无力,稍动即喘”。
肌肉力量与心肺功能下降严重。
所以,他现在即便在闲暇时出来散步,也是由弘历这些皇子搀着。
弘历在扶着雍正来到前面的六角亭坐下后,就看了看微波荡漾的湖面。
雍正也看向了这湖面,同时又摸了摸腹部,而皱起了眉。
弘历见此问道:“阿玛是又腹痛了吗,是否要传御医?”
雍正没有承认,而是道:“没那么严重,能忍受,御医看了也没用,左右不过是之前的那些话。”
弘历觉察到雍正这是不想承认自己的病征太严重,而究其原因,还是在即将禅位之际,又出现了念栈皇帝之位的情况。
雍正对于即将禅位这事,的确还有着感性上的踌躇。
而眼下,弘春等宗室子弟的表现,也让他忧虑还年轻的弘历还能不能面对这些问题。
所以,雍正在这时又主动问着弘历:“你说你不怕,可是还要和他们斗?”
弘历明白,康熙朝的宗室内部夺嫡之争,没有因为雍正的铁腕而彻底消弭。
宗室内部矛盾依旧会是自己当皇帝要面临的问题。
许多宗室乃至与之有姻亲同党关系的八旗贵族,也依旧对四房一系继承大位没有完全服气,甚至不乏内心还没有瞧得起四房的。
这在明朝也存在过,朱棣夺位成功后,不满四房的宗藩也存在着。
如果只倚重官僚集团,可以不理会这种问题,因为一些宗室就算对继承大位的一房即便不满和瞧不上,也不能做太明显的破坏,起兵反抗更是不可能。
但,清廷在总结明亡教训后,是要靠宗室监督和制衡官僚集团的。
所以,弘历更加明白的是,雍正肯定希望他不要在解决宗室不臣或不服的问题上偷懒,但也不希望他彻底打压宗室,限制宗室太严重。
而历史上,弘历在刚刚当皇帝后,还比较单纯,而主张学习康熙,崇尚宽仁,所以对宗室以宽恕为主。
基本上被雍正严厉处置的宗室,历史上的乾隆在即位之初都予以宽恕加恩,以希冀宗室能够接纳他这位新皇帝。
但事实证明,这样没用,内心鄙夷雍正的,还是会继续鄙夷他这位雍正之子。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皇族内部乃至整个八旗贵族内部也不例外。
同时,欺软怕硬,你越释放善意,反而越认为你好欺,更是人的本性。
所以,历史上,单纯的乾隆在被宗室一次又一次伤了后,最终还是破了防,也学起了雍正,拿出了削籍撤黄带子加改名圈禁至死的宗室专享一条龙惩罚来。
可以说,历史上的乾隆到底不是在九龙夺嫡中那种残酷内斗中胜出的雍正,所以一开始表现出的内政水平,比雍正还差不少,有点子读书读多了相信宽则得众的天真感。
如今的弘历,自然不会再犯历史上乾隆的错误。
他也就在这时直接点头回答说:“儿臣是还要和他们斗!”
雍正微微一愣,一脸意外地看向弘历,笑了笑问道:“为何要斗?”
“因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实话实说,从儿臣记事以来,叔伯兄弟都和儿臣关系不怎么坏,哪怕像八叔、九叔都对儿臣很照顾。”
“但,儿臣要斗争的也不是为了私情旧怨,而要斗争的是能不能让宗室能不能真的拧成一股绳,与帝同心,与国共荣共辱!”
弘历这么回答的时候,雍正神色已经变得凝重。
好一会儿后,雍正才叹道:“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你这是说到了朕的肺腑上啊!”
“朕放心了!”
“阿玛放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