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君当国,贤王大赞! (第2/2页)
忒古特这时回道。
理藩院额外侍郎班第也跟着回道:“奴才也是一样,佩服至极!”
接着,理藩院左侍郎达色和右侍郎常寿也都回道:“奴才等亦佩服四爷至极!”
允礼因而也就说道:“那就照弘历的提议,给隆科多发院票钧命。”
中央部衙是可以直接给官员发钧命的。
比如兵部、户部就可以直接向布政使、按察使发布钧命,催征粮草等。
“嗻!”
弘历则在这时对允礼补充道:“但是,十七叔,北海一带是绝对不能搁置不谈,您和诸公想必现在也清楚,那一带要是让给罗刹国,只会让罗刹国有机会在喀尔喀蒙古旁边驻扎大兵!”
“这个我知道,得亏《京师新报》一直发文普及地理,让许多一味只知埋头治经学讲古文的朝臣士大夫们都知道,北海有多重要。”
“现在谁还敢说弃北海一带,只恐为天下人诟骂。”
允礼点头回道。
接着,允礼也对弘历说道:“这件事既已议定,弘历,接下来,我就带着你去各司房看看,顺便你也确定一下在哪里办公。”
弘历点头:“听十七叔的。”
“你也不必听我的,我要是有做的不妥当之处,尽管提。”
“虽然,理藩院是你十七叔我总管,你帮管,但我们还是商量着来,你有不明白的,也尽管问。”
允礼摆了摆手。
弘历对此明白,允礼是因为自己的身份特殊,所以,没有专权之意,才表示理藩院诸事要与自己商量着来。
“有旨,宣果郡王去养心殿觐见!”
但在这时,有雍正的太监来了理藩院。
“这!”
允礼听后,只得让忒古特等带着弘历去各司房,而他则来了养心殿。
雍正宣见允礼也是为与罗刹国谈判的事。
“你们理藩院议出结果没有?”
雍正为此在允礼来后问起他来。
而没等允礼回答,雍正又说道:“兵部有谍报呈来,罗刹国有派官员去准噶尔,帮其训练炮兵,谈判之事一日未决,这罗刹国就会肆无忌惮地帮助准噶尔威胁我大清一日!”
“已议定,估计已送去通政司。”
允礼回道。
雍正听后点头,又问:“弘历在理藩院帮办得如何?”
“臣弟觉得,他已不用帮办,可以直接管一部事务,甚至可以兼管数部!”
“关于这次与罗刹国谈判的事,他竟然想到通过内政的改革,解决外交的问题,而把蒙古王公、汉人士绅的问题统筹起来,可以说,对这两个群体都很了解,尤其是对汉人士绅。”
“乃能力卓越之人!”
允礼回道。
雍正不禁看了允礼一眼:“他竟然将这事跟汉人士绅扯上关系?”
“没错!”
允礼也就把弘历的话说给了雍正听。
雍正则看了一眼面前《京师新报》,道:“难怪这小子,敢通过《京师新报》将议定边界事告于天下人知道,而不怕朕因不想让天下人觉得朕弃土而让谈判陷入僵局。”
“您说的是,《京师新报》现在把罗刹国的虚实一传扬,把北海的重要性一传扬,就是再想尽快议定边界,也不能再妥协!”
“而弘历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知道您是励精图治之君!”
“所以,臣弟才说,他根本就不用臣弟带着!”
允礼笑着回道。
“但理藩院可不只是会纵横捭阖就够。”
雍正回道。
弘历这里带着忒古特等先来了旗籍司。
旗籍司是理藩院最重要的司,负责给蒙古诸部疆域划分、封爵、谱系、会盟与驿站等事务,是理藩院最核心的部门,也无疑是最肥的差事。
旗籍司郎中纳延泰自然不敢得罪弘历,而失去这么个肥差,也就在弘历来时,早早地就带着该司上下官员跪在了司门外:“奴才正蓝旗蒙古第七佐领下纳延泰,拜见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