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 (第1/2页)
“拿过来看看。”
朱棣看到自家府上小厮手里拿着一卷东西,当下也放下手里的棋子,眉头一挑,道。
虽然说刚刚听了道衍和尚的话,让他心里安定了不少。
可对于朱棣来说,多少还是会有些急切的。
不为别的。
那是皇位,是他从前想却又不敢想的东西,是这段时间以来让他无数次抓心挠腮的东西——他可以说服自己要忍耐,但这颗热忱的心是始终都在的。
现在这两个暗桩可是成了他目前唯一能动的牌……
小厮自然恭谨遵命。
立刻微低着头,缓缓朝朱棣和道衍和尚二人这边走了过来,将手里的东西放在已经被清空了的棋盘之上。
随后则麻溜地识趣退去。
道衍和尚此刻心有成算,自是不着急。
也知道朱棣着急。
面上带着淡笑朝着这份情报伸手虚引了一下:“王爷看便是,左右已经大差不差了。”
在他看来,这情报也没什么好看的,毕竟应天府之内要是发生了其他大事,那个洪武大帝留下的人能不报?
说完,还接着刚才的节奏,从手边的棋盒里抓了几颗棋子,放在棋盘上用自己的手按住,以作猜先。
此刻。
他好似更重视这一盘棋一般。
不过朱棣可就没这么淡定了。
当下也不推辞什么,胡乱从自己棋盒里抓了个棋子往棋盘上匆匆一放,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了情报。
他拆情报的时候。
道衍和尚则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看了看自己手底下的棋子,以及朱棣放的那颗棋子,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道:“是单数,王爷执黑先行。”
一边说着,一边再度清空棋盘。
这时候,朱棣正缓缓打开手里的东西,空气里响起些许宣纸摩挲的声音,随即,道衍和尚便听到朱棣的声音深沉且凝重:“死了。”
朱棣面沉如水,嘴里只吐出了这两个字,便沉默下来。
朱允熥让赵峰两头瞒。
制造了周立轩和范松德二人已死的假象,如此重要的暗桩嘎了,自是打头当先放在前面的。
直接给朱棣来了个开幕雷击。
特么的。
牌没了!!!
朱棣眉心顿时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觉得全身好似瞬间有数股热流往自己脑袋上涌上去。
冲得他一时脑子都有些发昏,大脑也有些空白。
脑海深处则闪出一道无奈的喟叹:「特么的!!怎么又是这样!!!?」
而坐在他对面的道衍和尚,这时候才微微动了动眉头,看向朱棣,有些不明所以地问道:“死了?谁死了?”
朱棣仍沉浸在懵逼之中,约莫是没听到道衍和尚的声音,所以没有丝毫回应的样子。
道衍和尚这才发现朱棣的状态极不对劲。
脸上那轻松惬意的神色不知觉间便褪了去,赶紧喊了两句:“王爷?王爷!?”
明明道衍和尚就近在眼前。
可朱棣却感觉这两声叫喊是从离自己很远的地方传来一般,缓了好一阵儿,人才回过神来。
他看着自己面前的道衍和尚。
咬着牙道:“道衍师父……周立轩和范松德……他们两个都已经死了!”
道衍和尚脸色微微一变。
这的确是他没有预料到的结果,自己手底下的人,首尾、分寸、行事……都不会差才是。
沉吟片刻,道衍和尚问道:“他们怎么死的?”
朱棣一脸失神地把自己看到的情况道了出来:“尸体是在乱葬岗被找到的,全身上下遍布伤口无数,每一道伤口都是冲着下死手去的,尸身都得靠拼起来……根据情报所说,判断是以泄愤为目的的杀人。”
道衍和尚面上露出讶然的同时,一双眼珠子也在左右转动着,脑子里也细细琢磨起来,呢喃道:“死于他人的泄愤……他们平日低调做事,也就这段时间接触了张翼、曹兴、朱寿这三个淮西军侯……一群战场上下来的杀胚,像是他们会有的手笔。”
假死既是锦衣卫的手脚。
各种细节自然都不会有任何遗漏,更不会露什么破绽,连前后的因果链都考虑进去了,让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
朱棣的目光落在手中的情报上,点了点头对道衍和尚的说法表示肯定:“二人是在傅友德离京的当天失踪的,细查过后也也是失踪当天死的,期间调查得到的结果是——这两具尸体是从鹤庆候张翼府上附近偷摸抬到乱葬岗去的。”
道衍和尚微微蹙眉。
深吸了一口气道:“他们怎么突然惹怒了张翼、曹兴、朱寿他们三人……?”
当然,这份疑惑只持续了片刻。
道衍和尚心里便立刻有了想法和结论:
“是了!他们心思都不简单,傅友德进京这么大的事情,正是绝佳的机会。”
“他们是必然信贫僧的,也必然坚信,小皇帝背后的军师绝不会向淮西勋贵妥协……依周立轩和范松德的性子……他们一定会顺势推动淮西勋贵和小皇帝之间的矛盾,试图于淮西勋贵之间走动游说……”
道衍和尚即便不看情报,也立刻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大致情况推断了个七七八八。
“可谁知道……唉……”
说到这里,道衍和尚顿住了话头轻叹了口气,双眼一眯,眼神中是肉眼可见的无奈。
对于自己手底下这两个暗桩的行动逻辑。
他是认可的。
但无论是他自己本人,还是他的两个暗桩,都预料不到朱允熥会来这么一波把傅友德调走的操作。
朱棣则把自己手里这一份相关情报看完,道:“大致便是道衍师父说的这般了,周立轩和范松德二人失去联系的前一天,跟着张翼三人去了蓝玉府上,到晚上才出来,随后又跟随张翼三人去了张翼的府上,至此失去联系。”
“怕是他们二人一直全力劝张翼他们搞点什么动静出来,可朱允熥这次直接把傅友德调出应天府,相当于是把他们二人的论调和主张全盘否认了。”
“他们这些淮西军侯,一身痞气和匪气,哪儿能忍得了被人这么忽悠?杀人不过头点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