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关羽骑宝马 (第1/2页)
张辽赶忙点头,示意关羽继续说下去。
关羽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其一,我与皇叔曾立下誓言,要共同扶持汉室。因此,我只降汉帝,不降曹操。”
张辽略作思索,觉得这一要求并不过分,于是点头表示理解。
关羽见状,稍稍松了口气,继续说道:“其二,关于我的二位嫂嫂,还望曹公能按照皇叔的俸禄来赡养她们。并且,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踏进嫂嫂们的房门。”
说到这里,关羽的语气越发严肃,他的眉头也紧紧皱起,显然对这一点非常重视。
张辽连忙应道:“这个自然,关将军放心。”
关羽微微颔首,然后翻身下马,负手而立,显得威风凛凛。
最后,关羽郑重地说道:“其三,一旦得知皇叔的去向,不管距离有多远,哪怕是千里万里,关某必定会辞别曹公,前去寻找皇叔。”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没有丝毫犹豫。
关羽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三者缺一不可,否则,我断不肯投降。望文远速速将我的话转达给曹公。”
张辽回到营地后,立刻将关羽提出的三个条件转达给了曹操。曹操听完后,不禁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如果我们能探听到刘备的下落,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离开这里啊。”
曹操有些无奈地继续说道:“那……那我留下关云长又有什么用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失望。
张辽见状,连忙拱手说道:“丞相,您不必过于担忧。”
曹操抬起头,看着张辽,似乎在等待他的解释。
张辽接着说道:“刘备对待关云长虽然有恩,但丞相您对他的恩情更为深厚。只要您继续施以厚恩,以诚心相待,定能让关云长心悦诚服,又何必担心留不住他呢?”
曹操听了张辽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嗯,你说得有道理。”
张辽进一步劝说道:“丞相您之所以如此器重关云长,不正是因为他重义气,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吗?”
曹操再次点头,表示认同。
最后,曹操下定决心,说道:“好,我愿意答应他这三件事。”
他随即下令:“传令下去,让围山的各军后撤三十里。”
命令传达下去后,曹操又对身边的人说:“让关云长进城吧。”
关羽得到消息后,来到了曹操面前。曹操对他的到来表现得极为重视,以极高的礼仪相待。
关羽见到曹操,连忙躬身施礼,说道:“败军之将,深感丞相不杀之恩。”
曹操微笑着回答道:“我一直都听闻云长你忠义过人,今日在此能够与你相见,实在是我的荣幸啊。”
“足慰平生之所望。”关羽心中稍安,然而他对曹操的承诺仍有一丝疑虑,于是再次开口确认道:“丞相,文远代禀丞相三事,望丞相应允。”
关羽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他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曹操见状,连忙应道:“万望丞相不可食言。”他的目光紧盯着曹操,似乎想要透过曹操的眼睛看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曹操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回答道:“我言既出,安敢失信。”他的语气轻松,仿佛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然而,关羽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继续说道:“关某若知皇叔所在,虽蹈水火,必往投之。”
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关羽的决心和义气在这一刻展现无遗,他的心中只有对刘备的忠诚。曹操听后,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面上还是保持着微笑,说道:“玄德若在,必让公去。”
然而,关羽并没有被曹操的话所打动,他立刻收起笑脸,面容严肃,站直了身子,说道:“但恐已亡于乱军之中……”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和不安。
曹操察觉到了关羽的异常,连忙缓和语气道:“公且宽心,容我四下打听。”他知道关羽对刘备的感情深厚,此时不宜与他过多争执,于是选择了安抚关羽的情绪。
关羽终于跪伏在地,向曹操道谢:“谢丞相。”
在土山与曹操约定三件事后,关羽心中始终牵挂着刘备。他一边思念着兄长,一边亲自护送着甘、糜两位夫人,一同跟随曹操踏上了返回许昌的路途。
与此同时,刘备却遭遇了一连串的挫折。他接连失去了小沛、徐州和下邳等地,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投靠袁绍。
而张飞则在混乱中成功冲出重围,朝着芒砀山疾驰而去。
在回许昌的路上,大军稍作歇息。关羽将甘、糜二位嫂嫂安排进屋内歇息后,便唤来下人,让其引领自己回到住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