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1/2页)
刘备稍稍定了定神,然后快步朝城中走去。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急促,似乎想要尽快见到张飞,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刚一进城,张飞便如同一阵风般迎了上来。他满脸喜色,兴奋地喊道:“大哥,我已将车胄全家都……”
然而,张飞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刘备那严肃的表情给打断了。他看到刘备一脸阴沉地看着自己,心中顿时一紧,原本到了嘴边的话也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张飞心里很清楚,大哥此刻的心情肯定非常糟糕,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冲动所致。他不禁有些懊悔,意识到这次恐怕又闯下大祸了。
刘备满脸怒容,他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张飞,仿佛要把他看穿一般,那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恨。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最终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欸!!!”
这声叹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张飞的心上。关羽似乎也察觉到了刘备的情绪变化,他连忙开口宽慰道:“大哥,事已至此,该杀的人我们都已经杀了,就不必再为此事烦恼了。”
然而,刘备却并不领情,他猛地转过头来,对着关羽说道:“不该杀的,我们也杀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懊悔。
关羽见状,知道大哥心中的忧虑并未消除,于是继续劝解道:“事到如今,光唉声叹气又有什么用呢?我们还是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刘备听了关羽的话,心中的火气更盛了,他怒视着关羽,厉声道:“孰人杀得,孰人杀不得,你们难道不清楚吗?”
张飞见大哥真的动怒了,吓得赶紧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直视刘备的眼睛。他嗫嚅着说道:“刚出许昌时,是大哥亲口说过,我等从此再不受笼网之羁绊。”
刘备冷笑一声,说道:“今日之事,杀便杀了,难道就可以不顾忌后果了吗?”他越说越气,最后竟然被张飞的愚蠢给气笑了。
“曹操若借故兴兵前来,我等如之奈何?”刘备的这句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关羽面色沉静如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缓声道:“大哥无需过度担忧。”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在这乱世之中,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
张飞闻听此言,霍然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到关羽身旁,与他并肩而立。二人皆是一身戎装,威风凛凛,散发出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
刘备见状,心中虽略有宽慰,但仍眉头紧蹙,忧心忡忡地叹息一声:“唉……”
他凝视着眼前的两位义弟,语重心长地说道:“二弟、三弟,你们的勇气和决心固然可嘉,但此次情况与以往不同啊。”
刘备顿了一顿,继续道:“我们刚刚回到徐州,脚跟尚未站稳,根基尚不稳固。而且,如今我们兵力微薄,粮草也十分匮乏,如此状况,怎能贸然与曹操交战呢?”
他的目光依次扫过关羽和张飞,流露出对他们的关切与担忧。
张飞闻言,不以为然地嚷道:“大哥,你也忒小心了些!俺老张和二哥在战场上可从未怕过那曹操!”
关羽亦点头应和道:“大哥,三弟所言不假。曹操虽强,我等亦非等闲之辈。”
刘备见状,摇头苦笑,深知两位兄弟的脾气,遂耐心解释道:“愚兄自然知晓你二人在疆场上的英勇无畏,然而,我们现在并非只为自己而战。若徐州百姓因我们的冲动而再度陷入战乱之中,为兄我……”
说到此处,刘备的话语戛然而止,他实在不知该如何继续说下去,只得无奈地别过头去,满脸愁容。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陈登突然站了出来,朗声道:“玄德公,切莫忧心。”
他的声音清亮而自信,仿佛胸有成竹一般。
刘备闻言,如闻天籁,急忙转头看向陈登,眼中闪过一丝希冀之色。
陈登微微一笑,接着分析道:“依我之见,眼下曹操所忌惮者,唯有袁绍一人而已。”
“袁绍坐拥冀州、青州、幽州、并州这四个大州,麾下雄兵百万,可谓是实力强大。而且,他的文官武将众多,人才济济。
此时,有人提议说:“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写一封信,派人送到袁绍那里去求救呢?”
刘备听后,连连摆手,说道:“袁绍与我一向没有往来,最近我还刚刚击败了他的弟弟袁术。他怎么可能会来帮助我呢?”
陈登却说:“这里有一个人,他和袁绍有着三世通家之好。如果能让这个人写一封信给袁绍,袁绍必定会前来相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