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选择当兵,不是为了让谁当烈属 (第1/2页)
“咚,咚,咚。”
三声敲门声,不轻不重。
楼道里穿堂而过的风,吹动着王志强崭新军装的衣角。他挺直的背脊像一杆标枪,牢牢地钉在苏家门口。
门轴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声,门开了。
探出来的是苏晓玲的脸,她今天穿了一件浅蓝色的布拉吉,头发梳成了两条整齐的麻花辫。当她的目光撞上门口那个穿着一身挺括军装、身形笔直如松的男人时,手不自觉地抓紧了门框。
他怎么……穿得这么正式?
王志强看到她,原本在心里演练了千百遍的开场白,瞬间忘得一干二净。他只是站在那里,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晓玲,我来了。”
“哎呀,是小王吧?快请进,快请进!”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苏晓玲身后传来。苏母刘翠兰从厨房里擦着手走出来,看到王志强这副阵仗,也是微微一愣。这小伙子,看着比照片上更精神,只是这军装革履的,也太隆重了些。
“阿姨好。”王志强侧身进门,动作间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
客厅不大,但收拾得窗明几净。
一个中年男人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摊开一张《工人日报》,将整个人都挡在了后面,对门口的动静充耳不闻。
那就是苏主任了,王志强的心猛地一跳。
他没有迟疑,按照林凤霞的“战术演练”,将手里的东西稳稳地放在了靠墙的八仙桌上,网兜里的玻璃瓶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阿姨,第一次上门,也不知道您和叔叔喜欢什么,就随便带了点东西,您别嫌弃。”
刘翠兰的目光落在那堆东西上,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那个绿色的瓶子,是汾酒!还有那用红纸条扎着的两条烟,上面印着大朵的牡丹花!百货大楼里都难得一见的稀罕货!更别提那两个印着上海滩风景的大铁盒饼干和糖水罐头了。
“哎哟!你这孩子,来就来,带这么贵重的东西干什么!这得花多少钱啊!”
“应该的。”
“哼。”
一声冷哼从报纸后面传来。苏父苏建民终于放下了报纸,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锐利地扫过王志强,又在那堆礼物上停顿了一秒,最后重新落回王志强身上。
“我们家,不缺这些东西。你们部队,津贴不高吧?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我看,还不如留着自己花。”
“老苏!”刘翠兰急得碰了碰丈夫的胳膊。
他直视着苏建民的眼睛,不卑不亢地开口:“叔叔,这不是虚头巴脑。这是我对长辈的一点心意,也是我对晓玲的尊重。这些东西,是我用我攒下来的津贴买的,每一分钱都干干净净。”
苏建民被他这么一顶,眉头皱得更深。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口气生硬:“坐吧。”
苏晓玲赶紧去倒茶。王志强看到她的动作,立刻上前一步,从她手里接过了暖水瓶和茶杯。
“晓玲,我来。”
他一手拎着笨重的暖水瓶,一手拿着茶杯,动作却很稳。他先给苏建民和刘翠兰的杯子里倒上水,再给苏晓玲倒,最后才是自己。
刘翠兰看着他这副眼明手快的样子,心里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苏建民喝了口茶,将搪瓷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一声刺耳的“当啷”声。
“听晓玲说,你是部队的排长?”
“是。”
“哪里人?家里是干什么的?一个月津贴多少?”
“报告叔叔……不是,”他及时改口,“叔叔,我家是农村的,父母都是农民。我现在是排长,津贴和补助,国家都给得很足,够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