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44章 国政军策

第444章 国政军策

  第444章 国政军策 (第2/2页)
  
  “如果上京龙泉府还能耕种,那我大明在长白山区域也有了根基,可以移民拓边!”
  
  “后又迁都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此城在显得府以东,滨海,我听水师学堂那边说,现在商人在此地停靠,有建州女真人设置港口,偷偷和走私商人贸易。”
  
  “此地乃是水陆枢纽交汇之地,如果在这里筑城,就可以从海上补给。”
  
  “此外还有两京,是陪都。”
  
  “一是鸭绿府(今吉林省临江市),顾名思义,镇守鸭绿江,是和朝鲜往来的要道。”
  
  “二是南京南海府,如今此地在朝鲜境内,暂且不表。”
  
  “如果再建渤海国五京,大明是不是就能和渤海国一样,控制长白山地区?”
  
  听完之后,众人又根据山川地形进行研究,果然这五京的位置是极好的。
  
  这能不好吗?
  
  东亚这个怪物房,军事战略的思想实在是太先进了,春秋战国就搞出来《孙子兵法》了。
  
  渤海国的历史早已经消散,甚至连渤海国的建立功臣都没能留下名字。
  
  但是从五京设置来看,渤海国确实不愧海东盛国的名号,这五京的位置都非常关键。
  
  不是熟悉东北山川地理,又深谙政治军事的天才,不可能提出如此厉害的规划。
  
  只可惜历史连谁帮助渤海国主定策,都没能留下名字来,只剩下这史书上五座废城。
  
  众人又从作战、补给、后勤、屯田、剿匪、设防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商讨,论证了四京确实是控制长白山地区的重要节点。
  
  再加上刘荩臣的五国城,五座城市要塞的方案成立。
  
  众人看向李如松。
  
  “李班正,就请你起草奏疏吧。”
  
  李如松立刻说道:
  
  “不行!这是大家群策群力的结果,如果要上书,还请各位都要署名。”
  
  众人看到李如松态度坚决,也不拒绝,心中也有隐隐的激动。
  
  大明重文轻武,其实不仅仅是大明,从宋代开始,就没有武将上书的国政军策了。
  
  这项权利,都是牢牢掌握在文臣手里的。
  
  这也不是武将不想,而是从宋代开始,文臣武将分途,不像是汉唐的名将,那是出将入相,上马管军下马治政,所以才能写出国政军策来。
  
  等到宋代开始,武将文化水平偏低,只掌握军事技能,就别想着写什么国策了。
  
  李如松起草,众人又修改,一份《请筑五城以定北境疏》就此出炉。
  
  等写完之后,众人都是成就感满满!
  
  接下来众人轮流署名,最后李如松和刘荩臣也签下名字后,李如松又想起父亲的教导,让他在京师尽量低调,他对众人说道:
  
  “这份奏疏是不是应该请苏教务长看看?”
  
  众人纷纷点头,大家都没写过奏疏,万一有什么犯忌讳的话。
  
  大家认识的人当中,最会写奏疏的就是苏泽了,李如松请求送到苏泽前先过目,也是稳重之举。
  
  而且苏泽和他们确实也算是有师生的情分,大家又一同拿着奏疏,前往苏泽的府上投书。
  
  众人又觉得,一堆军官都去苏泽府上不妥,于是推举李如松和刘荩臣两人为代表,去苏泽府上拜见。
  
  ——
  
  “李如松和刘荩臣?”
  
  苏泽刚刚从内阁回家,听到管事的通报,皱眉问道。
  
  “这两位军将都说自己是老爷的弟子,所以吾等不敢做主,就请他们在门房厚着了。”
  
  “让他们去偏厅吧。”
  
  苏泽自然记得两人,李如松不必说了,刘荩臣是诚意伯的世子,在武监的时候苏泽就记得他的名字。
  
  既然两人都以弟子身份来拜见自己,总还是要见上一见的。
  
  等到了偏厅前,李如松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也不由的忐忑起来。
  
  他看向身边的诚意伯世子刘荩臣,这家伙更是没出息,已经开始双腿打颤了。
  
  李如松打趣说道:
  
  “刘兄,你紧张什么?”
  
  刘荩臣说道:
  
  “李班正,你不紧张?这可是苏教务长!我爹要是知道我来干这事,回去非要打断我的腿!”
  
  李如松也颇有同感的点头。
  
  自己老爹在入学前,千叮万嘱不能得罪的人名单中,苏教务长就排在前列。
  
  在京师两年多,李如松自然明白苏泽的分量。
  
  别说是他,就是他爹,安东都护府这个副都护,见到苏泽都要行大礼。
  
  今日自己带着奏疏来求见苏泽,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可到了偏厅前,也没有回头路了,李如松咬牙说道:
  
  “再难也要上,这份奏疏可是我们大家的心血!”
  
  两人这么一打岔,紧张的情绪平复了一些,在管事的催促下,两人迈步进入偏厅。
  
  “武监一期骑兵科李如松、刘荩臣,拜见苏教务长。”
  
  两人进门之后就对苏泽行了一个武监的军礼。
  
  这也是众人商议的结果。
  
  他们和苏泽的联系,就是武监生教务长的关系。
  
  既然如此,那想要让苏泽支持他们,就要拉进这个关系。
  
  果不其然,李如松和刘荩臣这样的开场白,让苏泽脸上挂上笑容,吩咐两人入座后,又让管事上茶水。
  
  李如松是军人,也不愿意弯弯绕绕,在简单寒暄了之后,就掏出奏疏说道:
  
  “苏教务长,这是吾等武监一期商议出来的一份军略,想请您斧正。”
  
  军略?
  
  苏泽接过《请筑五城以定北境疏》,打开之后仔细的阅读起来。
  
  李如松和刘荩臣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看着苏泽一字一句的读完,两人更是呼吸都要停止了。
  
  “这份军略,是你二人写的?”
  
  李如松和刘荩臣摇头说道:
  
  “乃是吾等克虏营的武监一期生群策群力完成的,弟子只不过是主笔。”
  
  苏泽看向李如松,李如松迎接上苏泽的目光,就在李如松感觉过去很久之后,苏泽抚掌道:
  
  “妙策!这等国政军策可刊史书!”
  
  “啊?”
  
  李如松没想到苏泽竟然给了这么高的评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