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日子怎么可能和谁过都一样呢? (第1/2页)
龙有龙道,鼠有鼠洞,告白的方式千千万,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告白方式。
林默赶去告白,结果出车祸了,最后还是柳如烟完成了最后一击,而班长也有她独特的告白方式。
至于失败?不存在的宝贝,看似给你个选择,实则摆在王处面前的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选择。
当然,若是王处实在是不识好歹,那么班长也略通一点拳脚,只要要么直接答应,要么被锤一顿再答应。
若是被锤了一顿,还不答应,那班长大人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天下男人又不是死光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还不多的是?
而另一边,林默在饭店里工作,而袁大小姐与川妹两人则是在【袁】字包房里打游戏,铲子人随时随地都能来上两把。
而且在这边,林默还能时不时的给两人上一道小吃,喝着店里的冷饮,两人倒是美滋滋,过得相当惬意。
只不过因为收不到消息,时不时的给何小月发消息询问,但何小月也没在现场,自然也不清楚现在什么情况。
至于向两位当事人询问,众人都没有这个想法,现在是关键时刻,万一自己这个行为坏了人家的好事呢?
虽然他们几个人在一起看起来很抽象,但在面对重要事情时,他们还是相当有分寸的。
下午的时间悠悠而过,很快,林默这边也有客人上门了。
现如今,林默这个饭店在江宁富人圈已经算是小有名气,很有不差钱的主都知道了在江宁这边有一个饭店,里面的消费非常高,但味道也确实是一绝,只要吃上一顿,哪怕价格很高也会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甚至有一些老板在拿到每周一次的位置之后,都会将最近需要应酬的地点选在这边。
这样一来,知道林默这个饭店的老板就更多了,几次下来之后,名气自然就打出去了。
哪怕他这边价格非常高,但每周过来定位子的老板依旧络绎不绝。
有钱人虽然少,但整个江宁市算下来,人数也相当可观,现在绝大多数人还都没有过来尝过,可以说,林默这个饭店正在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
惟一限制他赚钱的,反而是时间,毕竟每周只营业一天,每个包房每天最多接一桌,一天下来,最多也就是三桌而已,这已经是极限了。
不是没有老板提过建议,让他取消这个只有每周三营业的规矩,但每次林默听到都只能无奈的笑了笑,只说这是自己饭店的营销手段。
其实他巴不得天天上班呢,一天不多说,五十万,十天就是五百万,一个月一千五百万,一年下来盈利上亿,这是什么概念?
多少大工厂一年下来都不一定有上亿的盈利,毕竟人多,支出的项目也多,他这个饭店,成本几乎等于没有。
但没办法,谁让他这个厨艺只有每周三那天管用呢,他也是有心无力啊!
至于每个包房每天多接待几桌客人,这个确实不行,因为有些菜需要的时间太长了,除非客人要的都是炒菜,这样的话,他能将时间缩短不少,每个包房每天至少能接三桌客人都有可能。
但很明显,来他这吃饭的都是老板,也没有差钱的,既然来了,谁不想尝尝最好的菜啊,尤其是招待客人,总不能太过寒酸。
所以这个饭店的收入虽然很高,但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因为都限制死了。
晚上六点,饭店最为闹热的时候,表姐苏禾开车赶了过来,她现在算是【周三】饭店的总经理。
饭店一切大小事物都由她拿主意,至于林默,他厨师的身份更多于他老板的身份。
毕竟饭店里的几个服务员,都是她每周联系的,饭店的一些装饰,食材的购买,餐具的选购,这些都是她来操办的,就连员工的工资都是她来发。
饭店员工都私下说苏禾才是饭店的老板娘了,要不是有帮厨阿姨一直给新人解释,这个谣言都快成真了。
至于柳如烟这个正牌女友,她几乎不怎么来饭店这边。
“今天怎么样,腿没事了吧?”
表姐苏禾一来,就跑到厨房询问道。
林默颠勺,将一道龙井虾仁出锅装盘,让服务员端上去后,这才擦了擦汗笑道:“没事,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那就行,今天的营业额我看了下,一般,才五十五万左右,下次和如烟说说,点菜少的订单咱们不接,这不是耽误咱们赚钱嘛”表姐苏禾摇头道。
这段时间下来,饭店的营业额屡创新高,甚至单日都突破过百万,一下子就拔高了她的眼界,搞得她现在连五十多万的营业额都不放在眼里了。
要知道,之前这个收入,是苏禾想都不敢想的,果然,在赚钱这条路上,就没人会知足,毕竟谁会嫌钱多啊!
“如烟姐这么做肯定是有她的道理,毕竟她那边也需要顾及一下人情往来不是”林默笑道,对于自己今天少赚了钱并没有什么不开心的。
要知道,饭店是柳如烟的,就连客人都是人家找来的,总得给人家一点好处不是?
收益人家一点没要,总得要点人情往来的权利,这一点很正常。
“哎呦,你们俩现在是谈上了,都会为她考虑了是吧。
也是,反正饭店是你们俩的,赚得再多和我也没关系,我就是个打工人,你们俩自己开心就好”苏禾无奈的笑了笑道。
现如今,柳如烟与林默的关系已经摆在了明面上,苏禾自然也是放心不少。
至于饭店赚不赚钱,这个反而是次要的,只要两人能够走到最后,那她表弟也算是掏上了。
“嗨,钱嘛,怎么都赚不够,够花就得了呗”林默笑道。
现在他已经初步挣脱了经济的束缚,对于饭店赚多一点少赚一点也没有那么在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