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楚歌 (第2/2页)
起初,他的余威,还有对抓住大唐皇帝的渴望,的确还蛊惑着将领们冲杀了几次,但战果极为惨烈,将领们又各怀鬼胎,不想损耗自己的实力。
于是,叛军对睢阳的进攻几乎完全停止,只剩下象征性的小股骚扰。
大营如同一盘散沙,全靠往日积威和严酷军法勉强维系着表面的平静,再也无人真心想着去攻打那座如同吞噬生命的巨兽般的睢阳城。
军营中谣言四起。
唐军主力即将合围,粮草已彻底断绝,安庆绪要杀将领祭旗……
每一种谣言都加剧着底层士卒的恐惧。
田承嗣在自己的营帐内烦躁地踱步。
他是安禄山麾下悍将,但绝非多么死忠于他之人,眼看大势已去,他不得不为自己和手下弟兄们谋条生路。
阿史那承庆等胡将则聚在一起,用胡语低声商议要不要直接北返回到草原。
他们追随安禄山是为了财富和权力,如今财富没捞到多少,反而损兵折将,深陷泥潭,换谁谁也不乐意继续耗着。
这样的高压里,探子将最坏的消息传来。
郭子仪等人,劫了他们的粮草,吃的满嘴流油,带着给他们指明粮道的史思明,就快到了。
四面楚歌。
恐慌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点燃了整个叛军大营!
在极度压抑和恐惧的氛围下,营啸,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唐军杀进来了!”
“快跑啊!”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混乱,席卷开来。
黑暗中,士兵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分不清敌我,求生的本能让他们挥舞起兵器,砍向任何挡在身前的人。
可能是同伴,可能是军官,也可能只是幻影。
“别杀我!我是自己人!”
“滚开!挡我者死!”
“粮食!抢粮食啊!”
惨叫声,兵刃碰撞声,怒吼声,哀求声,帐篷被点燃的噼啪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地狱的乐章。
军官试图弹压,但很快就被混乱的人潮吞没,火光四处燃起,映照着一张张扭曲疯狂的脸。
军营彻底失去了控制,变成了自相残杀的修罗场。
睢阳城头,殷灵毓早已披甲持剑,玄色龙旗在她身后猎猎作响,远处叛军大营那冲天的火光和传来的鼎沸人声,让殷灵毓确定,她等到了她要的那个时机,那个叛军最虚弱,最混乱,足够毕其功于一役的时机。
翻身上马,长剑出鞘。
“将士们!叛军已溃!随朕出击!光复大唐,在此一战!”
“开城门!”
沉重的城门轰然洞开,殷灵毓一马当先,高举长剑,身先士卒,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混乱的叛军大营!
张巡等将领紧随其后,睢阳城内所有的守军,以及城外营地的援军,如同决堤的洪流,呐喊着掩杀过去!
对准那高高的,最前的,仿佛永不会倒下的一面玄色大纛!
与此同时,及时赶到的郭子仪,李光弼也指挥大军从外围包抄,叛军本就因营啸而彻底崩溃,此刻遭到内外夹击,更是毫无抵抗之力,纷纷跪地投降,或四散奔逃。
殷灵毓目标明确。
中军大帐,擒贼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