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反目 (第2/2页)
颜真卿闻言,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赞许之色,抚须笑道:“史将军若能促成此事,便是奇功一件!陛下闻之,定然欣慰。”
“只是……安禄山生性多疑,这劝降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务求稳妥,以免打草惊蛇,反误了大事。”
颜真卿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是要将史思明通信的主动权牢牢控在己方手中,避免他借机与旧部暗通款曲,再生枝节。
史思明何等精明,立刻听出弦外之音,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脸上却堆满感激。
“颜公思虑周详,罪将佩服!一切但凭郭帅与二位安排!罪将绝无二话!”
信怎么写,给谁送,恐怕都得由那颜真卿过目,他史思明想借机搞点小动作?难如登天!
郭子仪立刻朗声道:“如此甚好,将军且先随我军行动,安抚降卒,整顿兵马。具体方略,容后再议,当务之急,是尽快向睢阳靠拢,策应陛下。”
又转头对副将下令道:“妥善安置史将军及其部众,一应待遇,按我军规制办理,不得怠慢。”
“末将遵命!”
眼见着事情直接被敲定,史思明也只能连声道谢,被客气的请了下去。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李光弼冷哼一声,低声道:“子仪兄,此獠反复无常,其心难测,今日投降,不过是权宜之计。”
颜真卿也收敛了笑容,肃然道:“光弼所言极是,然其麾下降卒数万,杀之不祥,纵之遗患,如今唯有先行利用其名号动摇叛军军心,待平定安禄山之后,再作计较。”
“二位贤弟所言,正是我意,暂且虚与委蛇,稳住他,利用他,待睢阳城下决战之时,再观其行,断其果。”郭子仪也道。
再怎么说,史思明的确是有家底儿的,现在又主动投降,与其费力消灭,不如暂时收编。
但几人对他是绝对信不过的。
于是,史思明在再度启程之后,身边便跟上了一个美其名曰副手的校尉,叫陆七。
怎么办?
史思明的大脑飞速运转。
反水?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史思明自己按了下去。
周围全是郭子仪的精锐,那个陆七寸步不离,他稍有异动,恐怕立刻就是身首异处的下场。
更何况,唐军有那种鬼神莫测的武器,士气正盛,而安禄山那边……想起安禄山近日的暴戾和军中弥漫的低落气氛,史思明暗暗摇头。
安禄山的气数,怕是真要尽了。
眼下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一条路,那便是老老实实配合唐军,争取在接下来的睢阳决战中立下实实在在的功劳,换取新朝的宽恕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的前程。
可安禄山那边也不是善茬,自己阵前倒戈的消息一旦传过去,必然恨他入骨,郭子仪会不会趁机把他当炮灰?
就算侥幸活下来,功成之后,殷灵毓那个小皇帝,会真心容下他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降将吗?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古来皆是如此。
权衡利弊,眼下唯有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