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傲骨 (第2/2页)
贺兰进明却丝毫不以为意,极力表现着要听从和融入殷灵毓麾下的意思。
傲骨?
那是什么?能封国公吗?能进凌烟阁吗?能名垂千古吗?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那这么一个名头正盛的公认英主在面前,那意思还愿意带你玩,都这样了还不想进步的,可是颅内有疾否?
殷愿便是在这时回来的,一路上着实有点累了,落到殷灵毓举起的手臂上,然后熟门熟路的直往殷灵毓怀里钻。
“宿主,累了(>_<)。”
殷灵毓抬手抱着殷愿拍拍,在脑海中毫不吝啬夸夸和肯定,手上也给它顺了顺毛,贺兰进明看着熟悉的大金雕,再次感叹自己好歹还是抓住了机会。
当日晚,又一队先锋军队抵达。
随后不过两个时辰,陆陆续续来了三队人马。
各路“救驾”兵马络绎不绝,将这座原本的孤城变成了天下瞩目的焦点。
长安。
留守在此,肃清周边,接应灵武大臣们的臣子们朝思暮想,就盼着一封封的战报,好告知他们前线的情况,消息。
潼关光复了。
常山也收回来了。
郭元帅上次的信件里,颜真卿颜太守都与之汇合了。
终于,他们得到了有关于遥远睢阳的消息!
虽已入夜,秦王府内依旧灯火通明,王维,薛景仙,以及刚从灵武风尘仆仆赶至不久的一批大臣,还有被薛景仙从乱军里捞出来的杜甫,皆聚于此。
屋内气氛却并非全然喜悦,而是混杂着自豪,欣慰与担忧。
房琯抚着胡须,难掩激动:“陛下布局深远,将士用命,局势竟能扭转至此……”
他是最早一批支持太子李亨的朝臣,谁知太子骤然殉国,长安这位年幼的殷灵毓殿下却异军突起,更得了玄宗传位诏书,名正言顺地成了新君。
起初他心中未必没有疑虑和失落,但那一连串雷霆手段和辉煌战绩,尤其是陛下竟敢亲赴睢阳的胆魄,早已让他那点小心思烟消云散,只剩下由衷的折服。
王维轻轻摇了摇头:“何止是天佑,是陛下圣断,若非陛下当机立断,亲率轻骑驰援睢阳,以身为饵,焉能调动天下兵马,令叛军首尾难顾?睢阳若失,江淮危矣,届时纵有潼关,常山之胜,亦恐难挽狂澜。”
作为最早投资殷灵毓的长安留守官员,王维此刻与有荣焉,随即又肃容道:“诸公,陛下将后方托付,我等更要竭尽全力,不负君恩,当务之急,是确保长安万无一失,全力保障前线郭李二位元帅的粮草军械供应,肃清关中残敌,让陛下无后顾之忧!”
薛景仙负责如今长安上下的兵马,自然率先点头:“的确,陛下在睢阳,吸引叛军主力,正是我等重整关中的天赐良机!须尽快恢复长安秩序,安抚百姓,征募训练新兵。待陛下凯旋之日,我等当还陛下一个稳固的长安!”
一直沉默旁听的杜甫,此刻已是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