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撤军 (第2/2页)
渐渐地,旗帜的轮廓变得清晰。
玄色的大唐战旗!以及一面格外醒目的“郭”字大纛!
“是唐旗!是我们的人!是我们的王师啊!”
城头上,终于有人撕心裂肺地哭喊出来。
劫后余生的巨大冲击,让这些人再也支撑不住,许多人瘫软在地,抱头痛哭。
颜杲卿死死抓着儿子的手臂,望着那支越来越近,军容严整,杀气腾腾的精锐之师,泪水模糊了视线。
城门艰难地开启。
郭子仪一马当先,疾驰入城,颜杲卿亲自下了城墙到城门口迎接。
“颜公!郭某来迟了!诸位将士辛苦了!”
郭子仪快步上前,一把托住欲行礼的颜杲卿。
“郭帅!果然是郭帅!”颜杲卿激动得声音发颤:“若非郭帅大军东进,威逼洛阳,焉能使叛军回援,解我常山之围?此恩此德,常山军民永世不忘!请受杲卿一拜!”
说着,他就要深深拜下。
郭子仪却用力拦住他,摇头道:“颜公谬赞了!子仪岂敢贪天之功?此番战略,夺取潼关,逼叛军回援,非子仪所能筹划。乃是陛下圣断!”
“潼关……光复了?陛下?”
颜杲卿敏锐地捕捉到最关键的字眼,声音陡然拔高:“是太子殿下灵武继位了?”
他的消息还停留在太子李亨已在灵武被众人推举,只待玄宗陛下诏书确认,而长安为殷灵毓这位殿下所保。
郭子仪却摇了摇头,沉声道:“非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已殉国了。”
颜氏父子顿时疑惑之色更浓。
太子……没了?
那你郭子仪……
郭子仪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自然而然的崇敬:“是殷灵毓殿下!长安军民共推,昔日陛下诏书已至,正式传位!殿下已于长安临危受命,登基为帝,统领天下抗胡大业!”
殷灵毓?那位年幼却已屡创奇迹的殿下?
是了!唯有那位殿下!能在如此绝境中创造出这等奇迹!克复潼关,调度四方,逼得叛军手忙脚乱!
“陛下圣明!天佑大唐!”
颜杲卿朝着长安方向,果断改了称呼,俯身拜下,颜季明及身后幸存将士亦纷纷跪倒,哭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待颜杲卿起身后,又急切问道:“郭令公,陛下如今何在?长安局势可还安稳?”
然而,郭子仪重重叹了口气。
“陛下……不在长安。”
“不在长安?”颜杲卿一怔,“那在何处?”
郭子仪望向东南方向,语带涩然:“陛下她……亲率一支轻骑,奔赴睢阳去了!”
“什么?!睢阳?!”
颜杲卿失声惊呼,脸色骤变,“张巡那里已是绝地!叛军重兵围困,音讯断绝!陛下万金之躯,怎能亲涉如此险地!郭令公!你……你为何不劝阻啊!”
郭子仪面露愧色:“如何劝?”
当场便是将殷灵毓的所作所为,尽数给颜杲卿讲述了一遍。
颜杲卿竟是当场痴了,眼泪滚滚而下。
什么礼法,什么年纪,他恨不得立刻便誓死效忠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