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求援 (第2/2页)
“郭卿请起,诸位请起,非常之时,无需拘泥常礼,既然大势所趋,军心民意皆在于此,我为李氏血脉,受万民托付,自当担起这份责任。”
没有虚伪的推辞,也没有被“皇帝”二字冲昏头脑,语气平常得就像接下了一项新的任务。
这份冷静与坦然,反而让郭子仪,王维等人心中更是折服,愈发坚信自己的选择无比正确。
数日后。
驻守灵武的大臣们面面相觑。
左手一封前陛下李隆基的信,右手一封当今陛下的信。
…前陛下啊,你嘱咐晚啦!
我们元帅已经带着我们成了新陛下的人嘞!
你自己玩儿去吧!
走走走!咱们收拾东西赶紧走!
出发!长安!
殷灵毓没有要登基大典,一切从简,王维便草拟了诏书,和郭子仪等人以自身声望势力一起为殷灵毓站台。
等到李隆基的手信后,虽然众臣子嫌弃没什么用,但好歹他们的陛下现在确实是真正的合法合理了。
休整数日后,各方情报和朔方军重整的初步结果也汇总而来。
众人再次齐聚秦王府正堂,气氛凝重。
薛景仙率先汇报:“陛下,据我军哨探及往来商旅带来的消息,叛军主力已退出长安周边,崔乾佑部主力确已东调,参与对河北的扫荡,目前围困长安的,约有三万兵马,由叛将安守忠统领,深沟高垒,并未再主动攻城,意在困死我等。”
郭子仪接口,面色沉毅:“我军初步整编完毕,剔除伤重及老弱,可得战兵约七万人。然军械,尤其是甲胄弓弩补充困难,骑兵战马损失更大,目前堪战骑兵不足一万,粮草方面,灵武物资正在途中,长安城中亦有储蓄,然仍不可坐吃山空。”
他们正推测着叛军的行动计划,并决意速速练兵整顿,也好收复山河。
殷灵毓担忧着历史上河北与睢阳的命运,郭子仪也知道这些要地的确需尽快争取,众人正一起分析如何尽快前去支援,堂外便传来极其急促甚至踉跄的脚步声,伴随着亲兵焦急的低喝:“站住!何人擅闯?!”
“让开!河北急报!颜公血书!!”
一个嘶哑到几乎破裂的声音吼道。
只见一名信使被两名亲兵勉强架着跌撞进来。
信使浑身浴血,衣甲破碎,脸上混合着血污,尘土和极度的疲惫,一条胳膊不自然地耷拉着,重重的扑倒在地,用唯一能动的手颤抖着从破烂皮甲贴肉处掏出一封被血和汗水浸透的信件,竭尽全力高高举起。
“殿下!诸位将军!小人……小人平原太守颜公帐下亲兵队正……赵五!颜公命小人……拼死突围……送来求援信!河北……河北快撑不住了!”
他一道上都在想法子甩开追兵,因此还未听闻殷灵毓上位的消息。
满堂皆寂,落针可闻。
殷灵毓快步走下主位,在王维和郭子仪之前,亲手接过了那封沉甸甸的,带着体温和血腥气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