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灾 (第1/2页)
北风呼啸。
大雪封山,断绝了山内外的道路,也让游牧的部落们失去所有联系,各自被困在原地。
这样的天气里,只有活不下去的人,才会铤而走险出门。
茫茫雪原里,人根本分辨不清方向,也保存不住身上的热度,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只会被冻成冰雕。
比如,此时的殷灵毓。
一身是血,精疲力尽。
头发被血溅过的地方已经冻硬,
殷灵毓实在没看到能避风的地方,殷愿从空间里钻出来,张着翅膀,连啄带刨,使劲在雪地里钻,试图挤出一个小窝给她避风雪。
“笨蛋阿愿。”殷灵毓从空间里拿出条皮毛大衣披上,顺手找了把铁锹,拖着疲惫的身体掘雪洞:“快躲开,我有工具。”
“我才不笨呢,明明是你都没力气了。“
殷愿嘀咕一声,也不嫌弃殷灵毓身上的脏污,轻轻落在她肩头,努力张开翅膀帮她挡风保暖。
冷硬的雪粒胡乱拍打着,在雪面上如海浪般迅疾的刮过,勾勒出风的轮廓。
殷灵毓勉强挖了个雪洞,从空间又拿了一盆炭点着,抱着殷愿,一起扒在炭盆边上,努力的互相取暖。
原身,太厉害了。
年方十四,孤身一人,靠计策和拳脚杀死了灭门仇人。
虽然并非正大光明,而是美人计加下药。
但的确成功了。
只是下手太重,没什么经验,把自己也搞得一身狼狈,逃跑的过程中又遇上了官兵,慌不择路,但足够果断,带着玉石俱焚的心思,义无反顾冲进大雪里,成功将他们甩开。
但自己却也在无处取暖的情况下,没能走出这片雪原,最后冻死在雪地里。
或者说,其实原身本就是没想过能活下去的。
原身名殷灵毓,是参匪的一个寨子的寨主,当然,这个匪寇名号他们自己是不认的,所以他们还坚持着叫原身为把头。
把头,是跑山人对他们之中领头者的称呼,自康熙十六年,康熙敕令长白山封山起,到如今康熙五十一年,靠山吃山,采参采药的跑山人们,要么被迫投靠清廷为“参丁”,要么落草为寇。
而原身的祖父和祖母,是一对明末的辽东汉人夫妇,祖父是郎中,祖母是猎户,战乱之中,二人流离失所,最终因有本事而被长白山附近的跑山势力收留。
清代辽东缺医少药,懂医术的跑山人更容易获得威望,且祖父喜行善,常游走各地,熟悉山区路线和人际网络,祖母便背着弓保护他。
几年下来,原身的祖父祖母逐渐建立起了威望,接过了老把头的位置。
没几年,康熙封山。
康熙十六年起,清廷严查“私采人参”,设立“官参局”垄断人参开采,违禁者将受严惩,跑山人需依附于八旗或官办参场,成为“参丁”或“牲丁”,身份上近乎奴役。
清廷又在长白山周边设立“柳条边”,也就是壕沟与柳篱组成的边界,派兵巡查,违禁闯入者,常被就地处决。
跑山人们失去了谋生手段,不得不开始冒险潜入深山,或转向其他未封禁山区谋生,原身的祖父眼见官参局强征人参,滥杀跑山人,决意转入深山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