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比武开始,半步崩拳打天下 (第2/2页)
不过对于一般武者来说,这已经够用了。
这人跳上拳台,也不多言,直接摆出了空手道的站架。
侧身,前脚向前探出半步,重心在后脚,略微弯曲后坐,双手握拳,自然抬起。
空手道也是起源于天朝武术,原名叫“唐手”。
近代日本崛起,为了在文化上摆脱是天朝小弟的历史身份,把很多东西都改了一遍,“唐手”这个名称也改为了空手道。
姚凤仪也没多话,摆出了三体式的站架。
脚步上前一步分开,身形下沉,含胸拔背,一手立掌向前探出,一手执掌按于腰间。
现场众人见到开打了,气氛安静到了极点,全都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台上。
不过台上的双方对峙,谁也没有妄动。
真正的实战武术,非常忌讳脚步离地,绝对不会像一般的格斗比赛那样跳来跳去。
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格斗比赛有规则保护,很多要害部位禁止击打,也就不需要防守这些要害部位,站架放得很开,脚步可以灵活移动。
实战武术的站架都很紧凑,因为需要防守的部位太多,自然就限制了一些灵活性。
其次,实战的可控性太低,根本不存在擂台这样的环境,必须时刻保持脚步在地,这样才能做出最快的应变。
所以实战武术是很少用腿,即便用腿,也是很低,极少有高抬腿,因为高抬腿只有一个支点,太容易摔倒,而在实战中摔倒,这基本就是死。
最后,实战武术强调的是快、准、狠,特别是练成了内劲之后,速度太快,脚步离地的一瞬间就能被抓到机会,而脚步离地,身体是飘在空中,没有支点借力,很难做出应对。
实战武术是很朴实无华的,站架紧凑,脚踏实地,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和招式。
但看似朴实无华,却又包含诸多玄机。
一个简单的站架,其实就已经预备着所有动作,预备防御、预备出招、预备躲避等等,总之就是所有的动作,全都集中在站架这一个动作上。
所以,各派拳术都是以站架为核心,只要站架练好了,其他动作就可以随心所欲,因为其他动作已经包含在站架之内。
而拳术高手的对战,也是从站架开始。
此刻,台上的双方看似没动,但却是全神贯注,神意演化着所有招式,随时预备着下一个有可能发生的动作。
姚凤仪已是化劲高手,比对方的境界更高,但姚凤仪也没动。
因为实战就是拼命,即便是你的境界更高,但也要谨慎,只要你不能秒杀对方,那么对方就有可能撕下你一块肉。
不知不觉就是一分钟过去了,对面的日本人有些站不住了,
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气血不畅,肌肉有些发僵。
日本人想要活动一下身体,快速的前脚后撤,后脚变前脚,转换站架。
然而就在对方抬脚的一瞬间,姚凤仪一瞬爆发,后脚前出半步,重心前倾,身形一瞬前移,快得就像瞬间平移一般,一招半步崩拳打出。
那日本人大惊,千锤百炼的本能想要躲避,但一只脚离地,动作卡在一半,根本躲不开,两手想要防守,也根本防不住,被一拳打进来,当即就胸骨断裂,震伤心脏肺腑,身体倒飞,一口鲜血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