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2/2页)
而且是有什么说什么,说的全都是实际的东西,不仅在说明搭班子同志的情况,还顺带着在教林峰该如何处置人际关系,如何做人,以及为官之道!
“是,潘叔,我知道该怎么做!对于东陵县的工作,我毕竟是两手空空,没有经验也不够了解,还要仰仗老同志带路呢。”
“你能这么想就对了!可不要因为自己一路都在被火线提拔而心生飘然!”
“嗯嗯,潘叔,我知道!”
之后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别的细节。
临走时,潘剑特意交代了两件事。
其一是——东陵县公安代局长姜文杰同志,是临江市局的党组成员,分局局长,按照赵东汇报过来的情况,马上将会就地转正职。
该机关,作为强势机关,你赶赴东陵后,要先跟姜文杰接触一下,以便获得最大的支持,将其牢牢地掌握住!
其二是,柳长青227案专案组,有关高氏集团的经济犯罪问题,由于案情复杂,又成立了经侦工作小组,由潘心怡任组长,亲自带队,入驻东陵,为期三个月。
潘剑提醒:“这三个月时间,你们两个要相互配合,多的我就不说了,你们两人也已经非常熟悉了,具体该如何密切配合展开工作,你们两个具体去对接。”
“好的潘叔,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
离开潘剑的办公室后,林峰开了一间房,把自己关起来,仔细的,深入的思考了关于东陵的情况。
关于梁德利,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前世的经验告诉他,潘剑所说的,即便是实情,未来事物的发展,却是由“社会文化属性”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也就是说,我们是否需要考虑另外两个方面,其一,梁德利是老资格,基层三十年到今天,他是否言行一致,真的愿意在书记任上,配合县长的工作?
其二,老同志被压抑了这么多年,一朝拥有绝对权力,他是否真的和组织考察的结果相一致呢?
这倒不是背地里蛐蛐老同志,而是重活一世的经验,此事不得不考虑,更不容忽视,否则,对东陵县的工作开展,百害而无一利……
林峰倒不是考虑争夺什么,而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