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工艺不可能凭空而来 (第1/2页)
天高云淡,翠野娇阳。
地面简单的平整了一下,又铺了防尘网。正中的位置,立了一块巨大的牌子:山西文物考古院、西北大学文物修复中心运城分中心河津古窑开工仪式。
人很多,省文物局领导,下属考古、文遗等单位负责人,YC市委市政府、河津市委市政府。
林林总总,男男女女,四五十位。
文物局科技术处长任新波主持,先是省文物局副局长讲话,之后林思成,再之后考古、文遗两院院长,然后才是市、县两级领导。
看着站在最中间,稚嫩的让人恍惚的林思成,商妍一脸感慨:“在陕西,林思成都还没这待遇?”
王齐志和赵修能对视了一眼,但没说话。
这只是商妍觉得。
其它不提,就说倒流壶,就说张安世墓,如果林思成愿意,至少也得是市级的部门给他开庆功会。
给他颁奖的,至少也是厅级领导。
因为两件案子都有些敏感,暂时不能公开。再一个林思成也不喜欢张扬,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但功劳和人情却是实打实的。
像区、市两级的直属部门,如果林思成去办事,比王齐志都要办的快。像公安局、文物局,林思成人都不用去,打个电话就行。
说真的,比王齐志去了还好使……
仪式不长,差不多一个小时,几位领导拿起洛阳铲,象征性的铲了几铲土。
把领导们送走,考古队又抬出香案,摆上了猪头、整羊、鸡、鱼、水果。
林思成是不大信的,但所谓入乡随俗,即便是求个心理安慰。
烧了纸,上了香,一万响的鞭炮放了三挂,正式开工。
林思成为总工程师,总指挥,总抓全局。任新波任副总指挥,负责协调调度。高章义负责发掘施工,省考古院、田野所协助。
除过林思成,无一不是干了半辈子的老考古,专业、经验毋庸置疑。
勉励了两句,林思成也上车。
他其实就挂个名,顶多一两周,或是偶尔有新发现的时候过来看一看。
他的主要任务,是找到宋、金时期的窑址,并最终复原出卵白玉。
正准备回宾馆,和田杰商量一下后续的勘察计划,手机“嗡嗡”的一震。
是水即生,说在实验室看到了黄智峰刚做出来的分析报告,想和林思成探讨一下。
看他挂了电话,王齐志“啧”的一声:“老人家八十出头,退休都二十年了,还这么尽心!”
林思成点点头。
印象中,水总工是二0二几年离的世,九十岁高龄了,都还坚持每天学习。
虽然那会他已经不鉴定了,但时不时的,工业局、考古院、省博还请他去讲课。
免费的那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的就是这样的老前辈。
转念间,车开到了市(县)文物局。
市里专门腾了两层,当做河津古窑各考古单位的研究场所。一应仪器、设备,全是从运城和太原运过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