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15章 帝玺

第215章 帝玺

  第215章 帝玺 (第2/2页)
  
  “之后登基,因为政务系忙,时断时停。直到雍正八年大病一场,举大内上百御医束手无策,却被李卫寻来的道士贾士芳治好后,雍正便一发不可收拾……”
  
  “《活计档》(造办处档案)记载:自雍正八年,雍正在乾清宫、养心殿、澄瑞亭、钦安殿、雍和宫等处立斗坛(祈福、斋醮、告天),并公开谕令各省总督,‘访医术精湛、精通丹药之人进京’,之后集中安排住在后花园千秋亭……”
  
  “包括内务府采购的木炭、矿银、硫磺、黑铅等炼丹材料,都有详细记载……而炼丹的地方,则设在圆明园的廓然大公……
  
  这里是圆明园的二十四景之一,传说建成时有双鹤栖于此,又称双鹤斋。所以凡供奉、炼丹、陈设等器,皆铭双鹤……”
  
  林思成指了指炉腹,又把香炉翻了过来:“也是那一年,雍正改道号‘圆明居士’为‘破尘居士’,意为‘脱胎换骨’‘涅槃破尘’……”
  
  几人愕然无言,紧紧的盯着炉腹上两只飞鹤,并炉底的底款:破尘居士。
  
  都知道雍正崇道、炼丹,甚至于史学家对于雍正暴毙,十有八九是服丹过量导致铅汞中毒的推断,知道的也不少,包括王齐志、商妍、郝钧、赵修能。
  
  但前后拢共不到六年,之后又被乾隆下了封口令,文献烧的烧,东西砸的砸。所以知道起因、详细经过,乃至于在哪里祈福,哪里炼丹,道士住在哪里,各处修道和陈设器具各有什么特征等等等等,能有几个?
  
  叶安宁应该知道一些,但她跟着单望舒在故宫混了整整十年。至于林思成,迄今为止,他连紫禁城的门朝哪开都没见过。
  
  所以,活该他捡漏……
  
  办公室里出奇的安静,几个人盯着香炉和两幅画,心中复杂莫名。
  
  好久,王齐志呼了一口气:“剩下的呢?”
  
  林思成拿起那方和田玉的《清和散人》:“这就是景道长的开山祖师樊清和,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代传人。原名樊正,字正则,《兰州府志》称其:家累万金,弃而学道……且精内丹、易学、相术、医学、书画……”
  
  “怎么到的京城不知道,何时入的宫也不知道,但想必深受雍正、乾隆宠信……看这几幅的笔力、画功,也就中上水平。最后却能带出这么多东西出来,所以我估计,樊清和医术应该很高……”
  
  这还用得着估计?
  
  清代宫廷画家何其多,那时的郎世宁、焦秉贞、冷枚等宗师正值盛年,哪轮的着一个道士给两位皇帝画像?
  
  《清实录》记载的更清楚,乾隆刚即位就下了封口令,又把给雍正炼丹的那伙道士赶出了宫:
  
  皇考(雍正)万几余暇,闻外间有炉火修炼之说,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因将张太虚、王定乾等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如俳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今朕将伊等驱出,各回本籍。”
  
  “伊等平时不安本分,狂妄乖张,惑世欺民,有干法纪……若捏称在大行皇帝(雍正)御前一言一字,一经访闻,定严行拏究,立即正法……”
  
  清史学家就是依此推断,雍正是服丹过量,铅汞中毒导致暴毙。但樊清和能把皇帝的画像带出宫,还能被雍正御赐香炉,可见圣眷之重?
  
  算来算去,也就剩医术了。
  
  所以,就凭那樽香炉,就凭两幅画,哪怕樊清和在史志上一个字都没留,这方印也称得上珍宝。
  
  林思成又拿起田黄石的《一明山人》:“刘一明,本名刘万州,山西平阳人,号一明,自号素朴散人……祖上为晋商,刘氏世代都是平阳豪强……十七岁时身患重病,前后五年,访遍晋、陕、甘三省名医,百药不医……”
  
  “后来到榆中栖云山,遇樊道人,一个月就给治好了。之后,刘一明拜樊清和为师,尽承衣钵,后创自在门,号自在道人……所以严格来说,刘一明才是景道士的开山祖师……”
  
  “相对而言,刘一明比樊清和更有名:《兰州府志》、《皋兰县志》,龙门派《还丹要旨》中均有记载:丹、易、占、相、医、书、画、文等无一不通,无一不精……”
  
  “留下的著作也极多:《道书十二种》(丹道要义)、《素朴游记》(地理学)、《青囊秘纂》(占经),《周易阐真》、《阴符经注》(医学)、《仙传济世方》(医书),《素朴相经》(相术)等等等等……堪称是奇才中的全才……”
  
  说《自在真人》、《素朴散人》,肯定没人知道,说《一明山人》,估计知道的也没几个。
  
  但一说“刘一明”,赵修能恍然大悟:早些年,老太太身体还硬朗,还帮兰州博物馆补过刘一明的两幅画。
  
  再看这一方印,光是两寸见方的田黄石,也值个五六万。再加上刘一明三个字,少说也翻两倍。
  
  暗暗思忖,赵修能打定主意,稍后问问林思成,如果出手,立马就往兰州打电话。
  
  最多不出三天,买家就会上门。
  
  “这个呢,也是景道士的祖师道印?但怎么这么小……”
  
  王齐志念叨着,把最后那一方拿了起来。
  
  林思成正准备解释,话都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一点儿都不夸张,拿起印的一刹那,王齐志猛的一怔。随后,两颗眼珠子一点一点的往外突,恨不得钉到印上。
  
  这什么……圆明居士?
  
  刚才林思成说什么来着?
  
  雍正八年,雍正改道号“圆明居士”为“破尘居士”……话说完有没有三分钟?
  
  再看印,材质只是寿山石,关键是印文和刻工:标准的玉箸篆,肥瘦均匀,藏锋不露,圆润如玉筷一般。
  
  线条挺劲厚重,章法协调均衡,布局疏密得当,甚至连笔画深浅都一般无二……这分明就是宫廷造办处玉作坊的刻工风格。
  
  所以这印,还能是谁?
  
  看他怔愣不动,商妍偏着头瞅了一眼。先是一怔愣,而后,就像见了鬼一样,猛的往后一仰。
  
  郝钧和赵修能一头雾水,心想这东西再好,还能好得过两幅帝王肖像?
  
  狐疑间,也往上一凑,然后,眼睛就跟瞎了一样。
  
  这是什么?
  
  这他妈是帝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