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让他跟我们一起做评委吧! (第1/2页)
陆辰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顿了顿。
曾康元口中那声 “先生”让他十分惶恐。
曾康元是什么人?
国家历史文化研究院的院长!
华夏历史文化的头把交椅!
他一句先生的分量,陆辰哪里敢轻易应下?
这声 “先生” 早已超脱了普通的尊称范畴。
先生先生,放在以前只对传道授业接过或者德高望重之人的称谓。
“曾老先生,您这是太客气了,只不过是一首曲子而已。”
陆辰垂眸轻笑,“您能看上这首曲子,那是我的荣幸,等国际周结束后,我就把这首曲子谱出来送给您!”
一旁的陈歌谣瞪圆了眼睛,与冯菲一样,神色中满是震惊。
作为歌坛天后,二人的音乐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但二胡这种乐器他们根本不精通,对《二泉映月》的理解比较片面。
所以她们对曾康元的态度相当之震惊!
陆辰赶紧喝了口茶,解释道:
“其实这首曲子还有不足之处,我也正在想办法改善。”
“如果曾老喜欢这首曲子,那我以后可就要多多麻烦曾老了。”
陆辰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眼神中透着思索的光芒。
“不足之处?”
曾康元微微眯起眼睛,满脸疑惑。
在他数十年浸淫胡琴艺术的耳朵里,这首曲子已然是完美无缺的杰作,每一个音符的流转,每一段旋律的起伏,都仿佛浑然天成,找不到一丝瑕疵。
整首《二泉映月》不仅旋律动人,更蕴含着直击人心的力量,足以在二胡界占据一席之地,成为经典之作。
他甚至可以先想到,当人们谈起二胡大家时,陆辰的名字必然会被频繁提及,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曾康元笃定,这种事情绝对不是想象!
“好说,不过恕老夫耳拙,这首曲子,哪里有缺陷?你准备怎么弥补?”
“我在尝试改良一下二胡本身,创作出一种二泉胡,就是专为《二泉映月》这种曲子的一种二胡。”
陆辰索性不再遮掩,坦诚相告。
“二泉胡?”
曾康元先是一愣,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迷茫,可转瞬之间,他便反应过来,身体猛地前倾,语气不敢相信地问道:
“你准备,开创一个二胡品类?”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气息也变得急促起来。
“有任何的需要都可以来找我!别的我不敢保证,全国范围内最懂胡琴的人,我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你女儿想学,我也能提供最大的帮助!”
曾康元用力地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这话里有没有夸大的成分,此刻对陆辰来说早已不重要。
能得到曾康元这样在胡琴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赏识,陆小瑜未来在胡琴之路上的发展,必然会顺畅许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曾老,这首曲子是陆辰教给陆小瑜的,那陆辰就是老师了,瑜瑜都拉得这么好,那陆辰肯定也不会差吧?”
齐若雪适时开口,眉眼弯弯,给陆辰送上一个助力。
曾康元也立刻注意到这点,着急问道:
“陆先生,你方便吗?”
曾康元迫不及待地看向陆辰,眼中满是期待。
陆辰唇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曾老先生都这么问了,怎么可能不方便呢?”
说罢,他从女儿手中接过那把二胡,指尖刚一触碰到琴杆,整个人的气质瞬间发生了变化,周身散发着一种专注而沉静的气场,瞬时就进入了状态。
《二泉映月》,这首经典之作,最注重的便是情感细腻处的表达。
它不仅仅是演奏者个人情感的抒发,更重要的是曲子与听众之间产生的情感纠缠,能将人们带入一个充满故事与情感的世界。
之前陆小瑜演奏时,众人更多关注的是她所展现出的个人情感,那份青涩与纯真,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
而此刻,陆辰要做的是带众人入梦,用他的演奏编织出一个充满沧桑与深情的梦境。
弓弦轻拉,悠扬而略带苍凉的旋律从二胡中流淌而出。
陆辰第一个沉浸在了音乐的世界里,他微闭双眼,眉头时而轻蹙,时而舒展,神情随着旋律的起伏而变化,仿佛正经历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紧接着,曾康元也被这美妙的琴音俘获,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紧地握着扶手,耳朵专注地聆听着每一个音符。
同样是《二泉映月》,陆辰与陆小瑜所呈现出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陆辰的演奏,情绪更加细腻深沉,仅仅是一个开头,那如泣如诉的音符,便如惊堂木响,瞬间抓住了众人的心,让大家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