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奇兵古道 (第1/2页)
我们谁都听不到萧忆安的心声,自然不知道他此时的感慨,不仅在感叹他自己,也在感慨我们。
离开村子之后,我们按照计划,去往了赤水河畔的复兴古镇。
流经复兴古镇的赤水河发源于云南镇雄,水流穿行至贵州仁怀,习水,最后在四川合江投入长江的怀抱,全长虽然只有五百多公里,纵观华夏历史的千百年间,却在这里发生了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战役。
——其中最有名的一战,便是在近代史书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四渡赤水了。
走进这座娴静的小镇,望着周围那来来往往,却又悠闲自得的人群,仿若千百年来的战火,燃尽了复兴古镇过往的一切繁荣岁月,在这久经沧桑的古镇里,留下了一笔笔厚重的痕迹,却没燃灭人们对生活的向往。
古镇内的古屋,散发着那好闻的木香,在空气里缓缓飘荡,午后的暖阳,徐徐落在我的身上,竟令我那紧绷不已的心绪,莫名地迟缓了下来,难得有种像是融入进当地生活的宁静与安逸,忽然浮上了我的心头。
不仅仅是我,就连一向焦躁的萧忆安与李初一,此时竟也仰头享受着落在身上的阳光,贪婪地想将这份美好,悄悄地留在心里。
我们在古镇里吃了碗猪儿耙,又来了碗叉洋芋,顺便喝了当地最有名的豆花汤。
李初一的口味倒是挺入乡随俗的,喝了碗咸的加了辣椒,我找老板要了红糖,萧忆安和谢应渊,则吃了两口我俩吃剩的豆花水。
乍一看,我们四个就像来旅游似的,悠悠哉哉地将复兴镇的地貌看了一遍,才朝着附近那高高的山岭上走去。
也不知道是灵调局的内部资料,不能外传太多,还是无尘子在灵调局里的关系不算很硬,灵调局给的资料,远不及萧忆安先前搜集圣殿分部的那么细致,连个大概的方位都很模糊。
就好比,我们只知道,在这复兴镇右侧的山岭之中,有处一百多年前,太平天国与清军的古战场,当年在此地死了很多很多人。
可这古战场具体在哪儿,死了的人又被埋在了何处,那些被困于此的亡灵是否成了阴兵,具体是个什么情况,都得靠我们自己去问,自己去找。
最后,还是在我们上山的时候,碰到了个本地的大爷,萧忆安随手将刚刚在路边买的一条中华塞到了他的手中攀谈了起来,才大致问明白了这里的情况。
据大爷所说,同治元年,太平军被困赤水河畔,曾在四月和七月两渡赤水,最终失败不说,还因伤亡惨重,两次火烧复兴古镇!
当年死在战乱中的百姓,多被葬在了古镇南边的一处名为哀悼岭的山头上,至今那里还阴气森森,哪怕是太阳还照在头顶,都能感到后背一阵寒意。
而那些死去的士兵,要么尸体被丢进了水里,要么则被葬在了凤溪河谷的周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