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二婚家庭里的炮灰女儿(30) (第1/2页)
清明回乡,元初给他们买了火车软卧,叮嘱他们能打车就打车,怎么省事怎么来,不要在路上吃苦。
杨凤兰让她放心,“要是以前,我和你姥爷出门肯定自带干粮,饿了吃两口垫补一下就完。现在,我们俩就带个保温杯,里面沏上茶。随时能喝上热水就行。在火车上饿了我们就去餐车吃,下火车饿了我们就去下馆子,缺什么就去买什么,绝对不将就。”
说完这句话,杨凤兰都觉得自己也有点飘了。这日子过得也太好了吧!
她忍不住笑起来,搂着元初说:“姥姥和你姥爷上辈子一定是积了大德了,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孙女呀!”
元初也笑。这话没说错。他们能有这一世的幸福,是原主祈愿得来的。但也是因为他们给了原主足够的爱,所以原主也爱着他们。她的心愿里有他们。这是双向奔赴的感情。
除了烧纸,他们这次回老家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迁户口。
现在京城还有买房落户的政策,元初和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他们的户口迁过来,这样以后办什么事情都会比较方便一些。
就是能够落户的房子都比较偏远,只有几个特定的区域,元初在那边买的房子自己是不去住的,只是用来落户。
对于这一点,颜炳强和杨凤兰都接受良好。
当年他们还在县城的时候不知道听谁说的,说京城户口太难得了,一个就值十好几万,两个加起来就值小三十万了。元初买的那套房也就将将三十万,这样算起来,他们还是赚了。相当于花钱落户,白得一套房子。
账算得相当感人。
***
颜炳强和杨凤兰跟旅游似的就到家了,心态轻松,人就不觉得太累。
他们在老家附近一出现就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
首先是因为他们打车回去的,从市里直接打回去,那得花多少钱呀!但是老两口面不改色,可见这点打车钱对他们来说微不足道。那就说明,他们很有钱!
其次是因为他们俩的派头,真的太让人眼前一亮了。他们敢说,他们县里最有钱的人也没有老两口身上的这种气质。
邻居们围上来跟他们寒暄:
“你们这是回来扫墓啊?”
“大爷大妈真是越活越年轻了,还是京城那地方养人。”
“初初没回来啊?”
“大爷,您退休金在京城够花吗?”
“那边买东西贵不贵?”
“您和大妈平时在家做什么呀?那边也没有熟人,平时无聊不无聊?”
颜炳强和杨凤兰都笑呵呵地一一回应:
“回来扫墓。”
“京城确实养人。那毕竟是首都啊,是祖国的心脏。那风水肯定好啊!”
“初初得上课。她还是个学生,上学最重要。我们初初门门考第一,以后毕了业肯定留在京城工作了。”
“我那点退休金,当然不够花。但我们初初厉害,她搞金融的,特别会挣钱。知识就是钱啊。”
“我们也不知道东西贵不贵,都是初初给买的。小孩子花钱没个数,你看看我这块表,她花了几万买的。我都气死了,我说几万在咱们县城都快能买套房了。但是能怎么办呢,买都买了,又不能让孩子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