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二婚家庭里的炮灰女儿(24) (第1/2页)
元初又问了一些他们在外面玩的情况,俩人都兴奋的不得了。“京城好啊,以前皇帝王爷们住的地方,现在都能去参观,咱也知道皇亲国戚住的都是什么房子了。我和你姥姥接下来想去看看那些坟。”
“哪些坟?”
“公主坟、八王坟、索家坟、祁家坟、铁家坟……”
元初:“……前三个还可以看,后面就没必要了吧……”
颜炳强问她:“八王坟埋的是康熙皇帝的老八吗?”
“不是,康熙的第八个儿子埋在热河。八王坟里埋的是康熙的叔公,他爷爷皇太极的弟弟阿济格。”
“他也是第八个儿子?”
“不是。他是第十二个。但是封王的时候前面有四个已经死了,那时候他排第八。”
颜炳强“哦”了一声,“我和你姥姥还得多看点书。”
“那这周末咱们去图书大厦逛一逛,给你们买点书看。等你俩逛的差不多了,不想逛了,可以报个老年大学读一读嘛。”
“我们可以吗?”
“可以啊。姥姥姥爷想做什么都可以,而且你们也不用担心钱的事。放心玩,放心花,出去玩的时候实在搞不清路线就打个车。
我不是还有一部分钱吗,现在钱生钱,又挣了不少了。我的花销我肯定能解决的,成绩好还会有奖学金,假期也能勤工俭学。
你们不用担心我的事。你们俩的退休金都花了就行。不够跟我说,我这儿有。你们要相信省状元和京大学生的含金量。我暑假出去打个暑期工就能把下一年的学费挣出来。”
事实上一开学就有学长找她,想介绍她去给人做家教,时薪150起步,差不多是普通学生的三倍。元初拒绝了。她不爱做这个事情。
大学生做家教是最容易上手的一种勤工俭学方式,但是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而言却没什么太大帮助,要是碰上好的学生和家长还好点,万一碰到不怎么样的,他们会对家教各种挑剔,甚至歧视,明明人家凭知识挣钱,在这些家长眼里却好像低人一等似的。
当然了,她如果真的缺钱,那她也就去了。一份工作要不要去做,一方面取决于这份工作好不好,另一方面取决于你是不是真的需要。当你真的迫切需要钱的时候,别说做家教了,做家政也得去啊。
杨凤兰笑着说:“我们不是心疼钱,不是舍不得花。我和你姥爷就是习惯了节俭,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一分都不花。你放心,需要花钱的时候我们舍得呢。”
“那就好。”元初说,“我现在长大了,以前是你们养着我,以后我养着你们。”
杨凤兰笑着感慨,“我和你姥爷都是有福气的,认识我们的人谁不羡慕我俩呀,年纪不大就享上外孙女的福了。”
元初也很开心,连声承诺以后让他们更享福。
颜炳强和杨凤兰平时就在市内玩一玩,逛一逛各个市民公园、名人故居、知名商场,等到周末的时候,元初就陪他们一起向市郊扩展。
京城交通还是可以的,9开头的车基本上能抵达郊区的各个景点。
十一月,他们去京郊爬山,想看看山峦起伏的秋色。
从家出发,先坐一趟公交车去交通枢纽站,再从枢纽站坐长途车去郊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