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9 求六郎救命 (第1/2页)
虽然跟武氏交流的不是很愉快,但既然来到了裴光庭家中,总不能不跟自己老大打声招呼就离开。所以张岱在离开内堂后,便又和裴稹一起直往中堂而来。
中堂里,裴光庭正与阎麟之等几名心腹讨论时事,见到张岱跟在裴稹身后走进来,几人便暂停议事,裴光庭望着张岱笑语道:“此时来家,莫非又入坊来消遣?”
张岱一听这爷俩儿差不多的开场白,就明白他们估计没少在背后蛐蛐自己。但他年少英俊、多才多金,是三曲女子最钟爱和期待的恩客,这也是他所没法决定的事情。
“总要先来拜见相公、听教堂下,才敢再去别处喜乐。”
张岱入前作拜道,逛窑子都不忘先来汇报工作,如此尽职尽责的下属简直天下难找!
裴光庭听到这话后又是微微一笑,倒是没有再作追问,问过张岱知他已经用过晚饭了,于是便让家奴奉上茗茶来。
河东裴氏也是关陇名门,裴光庭一家饮食习惯乃是典型的关西风格,如今却在家中以茗茶待客,也是近来才有的一个改变。
“听说你等所作茶庄已经在城南造起,想来不久之后可以趁此便宜、尝到茶庄新茶?”
裴光庭抬手示意张岱饮茶,自己也端起茶杯来轻啜一口,旋即便又笑语道:“此物初尝只觉苦涩,久饮才觉回甘生津,消积食、解溃闷、祛腥膻,提神醒目、妙处多多啊!”
听到裴光庭张嘴就是一套丝滑的广告词,张岱便猜到武氏想来也因为那两万贯钱的投资给了他不小的压力,所以才让裴光庭也潜意识的希望投资能够尽快获得回报。
这爷俩显然都还不知道,武氏发火的真正原因是家里的现金流被抽走、使其没有办法从家里抽钱帮一帮自己的老情郎,而不是因为他们父子俩投资不理智。
这一桩内情张岱自然不好直接告诉裴光庭父子,他只是顺着这个话题开口说道:“城南荒岭改造茶园也非朝夕之事,垦荒、增肥、移苗等诸程序须得数年之久才可望稳定收成……”
裴光庭听到这里,眸光便微微一闪,但也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又轻呷了一口涩涩的茶汤。
“不过种茶采茶也并非茶园的唯一进项,山南、淮南各地早有茶园经营,但因制茶并不得法、涩气太重,既难长途输送,也不合北人饮食风味,所以难能大销于世。因此我亦安排人员前往各处收购生茶,运回长安后再作处理然后便行销各方。事若顺当,今冬便可略估得利多少。”
张岱又将自己的这一想法向裴光庭稍作透露,眼下人事情形大好,做起事来也能事半功倍。
如果能够顺利的通过互市从朔方等地换回一批牛马,正好可以补充一下河南牛疫所造成的畜力损失,并且明年河南迁置河北屯垦的民丁便要陆续返回,有这么一批畜力在手,无疑能更有利于协助他们恢复农耕生产。
当事情各个环节都能串联起来,那么即便是当中某一个环节利润不甚可观,但放在整个系统中仍能产生非常可观的正面效益。
裴光庭听到这话后,面色也好看了一些。区区两万贯钱帛的盈亏,倒是不值得他这个宰相深作牵挂,否则之前也不会那么简单就送去张家。
不过自家夫人近来频频抱怨唠叨此事,难免会对他的心情造成不少负面影响。当听到张岱有着充足的构想计划,他的心内也踏实一些,等到夫人再抱怨时,多少也能给一个正面的回应,使其不再斤斤计较此事。
总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裴光庭在外人面前乃是位高权重的宰相,但在家里也要满足妻儿的诉求。尤其他拜相过程中还借仰了一部分妻族的余荫,对于夫人自然要更作包容。
这些琐事抛开不说,裴光庭又想起另一件事,他便又望着张岱说道:“近来王子羽等频频有奏,多涉牧事,另太仆寺似乎也有一些旧事翻扬出来,这内中的隐情,你知道吗?我听说邓公家中数息近日频频造访燕公,他们言论何事,燕公可有嘱你转达?”
这话明显就是在打听张说近来在忙些什么,毕竟王翰等人都是张说的门生党羽,他们突然如此有默契的联动行为,显然也是受到了一些指使。
张说这样的人与宋璟是截然不同的,哪怕已经淡出时局,但也能够发挥出不小的影响力。包括裴光庭拜相这件事情上,张说为其策划与助事也是居功甚伟。
如今裴光庭作为当朝宰相,为了保证自己对时局的控制和影响力,当然要对那些涌动的暗流有所了解。眼下的他又不方便直接到张家面对面的向张说进行询问,那么就只能借张岱来做一个彼此交流对话的渠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